本报讯 (记者 马忠)双方婚后因家庭琐事、性格不合经常吵架,近日,马某夫妻俩起诉至同心县人民法院要求离婚。接到法院委托后,同心县司法局诉前调解室主任马希伟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通过劝说、开导,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解除了隔阂,重归于好。
近年来,同心县司法局积极探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诉前调解室探索推出了情感调解法、把握时机法、辨法析理法、案例引导法“矛盾纠纷化解四法”,实现了调解率、和解率、协议履行率和人民群众满意率“四个全面提升”的目标,诉前人民调解在基层治理中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实现了高度融合。诉前调解室引导人民群众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同时,以调解方式结案,能有效做到定纷止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提高了司法效率。
“早些年日子过得苦,你妈辛辛苦苦把你们拉扯大。眼下你们的日子过得好了,咋能不照顾自己的妈妈呢?”10年前,王某某在老伴去世后选择再婚,遭到7个子女的强烈反对,并终止了对母亲的赡养。去年,王某某突发疾病,身边没子女照顾,无奈之下老人准备将子女诉至法院。调解过程中,马希伟打出亲情牌,老人王某某的7个子女有所触动。经过马希伟情法兼顾的耐心劝说,双方达成协议:每月子女们给3500元作为王某某的赡养费。
4年来,同心县司法局诉前调解室通过非诉方式定纷止争,共化解矛盾纠纷3000多件,涉及民间借贷、婚姻家庭、劳资等多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