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红寺堡区万亩薄地变良田

本报讯 (记者 杨志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把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羊坊滩村和新庄集乡红阳村土地提质改造项目列为办实事项目之一,进一步服务群众。在两个村子实施的土地提质改造项目,包括田间道路工程和地力培肥工程,涉及土地面积1.5万余亩,以及28.3公里生产路和田间路的平整拓宽。

近日,在柳泉乡羊坊滩村土地提质改造项目现场,装载机、撒肥车、犁地机等大型农用机械在地里来回穿梭,正对土地进行深机耕、撒肥作业,现场一派忙碌。“羊坊滩村实施的土地提质改造项目有5990亩,每亩增施有机肥0.5吨,全村共计3200余吨,亩均投资600余元。截至目前,已经完成90%的增施有机肥和深机耕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正在实施中。”羊坊滩村驻村第一书记朱兴国说。

项目对新庄集乡红阳村9271亩耕地进行提质改造,增施有机肥5052吨。增施有机肥后对耕地进行深机耕,同时对深机耕造成的犁沟进行土地平整,有利于蓄墒、保墒,改良耕地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减轻盐碱危害,提高耕地能力等级。另外,还将村里的生产路进行平整拓宽,方便群众生产运输。

“驻村工作队把土地提质改造项目争取到红阳村,土地效益有了提升,土地肥力增加了,生产路也拓宽了,明年的粮食产量一定高。”红阳村村民马治荣说。

红阳村是2003年由泾源、彭阳两县的生态移民组成的移民村,是红寺堡区50个移民致富提升重点村之一。耕地面积9300亩,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7000亩,其余种植苜蓿、黄花菜等经济作物。产业以养殖业为主,人均耕地约2亩,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土地提质改造项目通过改良土壤,让农作物增产,让农户增收。”红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万升说。

--> 2023-11-29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9886.html 1 红寺堡区万亩薄地变良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