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郁)近日,国能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陈鹏程入选第九季“大国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篇”名单,成为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评选的百名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身边的大国工匠”之一。从事煤化工事业17年来,陈鹏程和同事先后完成多项重大国产化技术、装备及材料的试车改造任务,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
1999年,宁夏煤业启动煤制油项目,当时国外成熟技术的引进越来越难——要么不具备工业化价值,要么条件苛刻,关键核心技术更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自此,“把煤制油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成为所有煤制油化工人的梦想。
2006年,刚毕业的陈鹏程来到宁夏煤业煤制油项目基地,成为煤制油技术攻坚“梦之队”的一员。当时,烯烃项目采用的进口GSP干煤粉气化装置属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单试问题多、连试不合格,参与试车的中国技术人员都十分着急,“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然而,供应商派来的“洋专家”却不以为意,屡屡对中方技术人员的修改意见说“NO”。不等不靠不要,陈鹏程和同事夜以继日搞研究,提出了原创技改“中国方案”。经自主改造,气化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洋专家”向中国专家竖起大拇指。
17年来,陈鹏程牵头创办“神气”创新工作室,实施技改优化项目110多项,解决了GSP点不了火、投不了煤、挂不了渣、不能长周期运行等重大瓶颈问题,这些国产化技术最终都应用到了400万吨煤制油项目“神宁炉”的建设当中。他参与“神宁炉”的技术攻关,完成6项重要改造,授权专利7项,在技术上首次实现了23台气化炉同步在线运行,“神宁炉”荣获“中国专利金奖”,技术创效超过1.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