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扩容 用科学种植壮大“葡萄家族”

本报记者 王 瑞

“1978年,农场尝试种植鲜食和酿酒葡萄,这一批葡萄幼苗翻山越岭,从河北省昌黎县来到了宁夏贺兰山东麓,种在风吹砂石走的戈壁滩上。那时候,我们把自家的棉被、棉袄、草帘子等抱来给葡萄苗盖上,日夜守在葡萄地里……”11月23日,在宁夏农垦玉泉国际酒庄,一块展牌上的内容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玉泉营,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中国三大葡萄原产地之一。这片葡萄满枝的土地,早在30多年前,还是风吹砂石走。如今,包括玉泉营在内,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俨然成为酿酒葡萄枝繁叶茂的大花园。

目前,宁夏已建立起酿酒葡萄脱毒种苗三级繁育技术体系、葡萄酒技术标准体系,先后制定41项技术标准,集成推广浅清沟、斜上架、深施肥、统防统治及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关键技术。同时,宁夏开展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建立包含100余份核心种质的资源圃,培育杂交群体66个、筛选优系3个。

“近年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立足产业基础,聚焦田间管理、酿造加工、信息展示、质量溯源及数字营销等,实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项目,实现产业全链条高效管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技术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数字化平台运营以来,系统页面访问量达2093次,采集大气温湿度、土壤盐分、水分等信息数据累计达859万条,单个数据活跃度点击量超5020次。

记者了解到,覆盖我区近一半酒庄的微型气象站、土壤环境监测站等监测站点,每隔半小时采集一次大气和土壤温湿度、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等基础环境数据,经“算法+模型”整合处理后,通过智能灌溉施肥装置进行自动化水肥调配补充。同时,相关信息上传到为产区管理部门和酒庄农户打造的App上进行实时展示,协助人工开展田间管理。

“我们是产区最早将‘智慧’植入葡萄园的酒庄之一,通过酒庄的农资数据库、气候数据库、虫害数据库,能够实现原料生产全程可追溯、病虫害防控提前预警。”宁夏长城天赋酒庄技术质检部经理助理何少华告诉记者,企业还应用了全球领先的SAP资源管理系统,可实现物料自动转序,质量指标实时监控预警,引进生产过程溯源系统设备,以自动识别技术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集成,通过产品唯一身份证标识信息,实现生产端到市场端信息可追溯。

12月份,宁夏贺兰山东麓的58.3万亩酿酒葡萄进入“休眠期”。从照搬照抄别人的种植方式,简单移植别人的酿造技术,复制借鉴别人的开发模式,到如今真正把葡萄酒产业“芯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宁夏把科技创新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激活葡萄酒产业发展升级的内生动力。

--> 2023-12-06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0791.html 1 扩容 用科学种植壮大“葡萄家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