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菲)12月6日,记者在吴忠市红寺堡区采访时获悉,当地通过棚户区改造等形式,投巨资新建、扩建学校,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为移民子女创造优质教育环境,提供公平受教育机会。
红寺堡区于1998年开发建设,已累计安置宁夏南部山区贫困群众23.5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过去,因教育资源缺乏、人口增长迅速,红寺堡区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尤其是城区3所中学,三分之一的班级是大班额,教室里密密麻麻摆满了课桌。如何让移民子女接受优质、公平的教育,成为红寺堡区委、区政府谋划的大事。
红寺堡区委、区政府算清生源账、需求账,想方设法增加学位。第五中学位于城区中心,当地将学校周边居民区拆迁后,投资1503万元,在腾出的地块上新建第五中学综合楼,学校扩建后,大班额问题迎刃而解。
随后,红寺堡区又舍弃数千万元土地出让金,在城区黄金地段新建第五小学。如今,学校硬件设施在红寺堡区位列前茅,1788名在校生中,七成为农民工子女。今年,红寺堡区又成立了第五小学教育集团,将分校燕宝校区设在红寺堡镇弘德村,使690名村里娃不出村就能尽享优质教育资源。
2020年以来,红寺堡区先后在城区核心地段挤出24.93万平方米教育项目建设用地,投入2.5亿元,实施了11个教育项目,对罗山中学、红寺堡区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进行扩容增量,新建多所学校,新增学位7630个,分流学生2600余人,消除大校额2所,化解大班额62个。大班额问题解决后,1000多名学生从周边市县“回流”。
近年来,红寺堡区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0.5亿元。目前,当地有各级各类学校143所,实现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全覆盖;在册学生5.15万人,累计有2000余名初中毕业生先后被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宁夏育才学校、吴忠中学等自治区优质高中录取,有6000余名高中毕业生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