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吴忠市红寺堡区中航路成为宁夏唯一入选的全国美丽乡村路,这让身为红寺堡区人的张燕倍感自豪。
张燕家住中航路沿线的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从砂石路到水泥路再到全国美丽乡村路,张燕见证了中航路10多年的变迁。“我起初在中航路两边的葡萄地里剪枝、抹芽、采摘,现在是酒庄的技术操作工。这些年,我每天上下班要在中航路上往返,中航路的风景越来越美了,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燕说。
近日,记者零距离体验这条全国美丽乡村路。宽阔笔直的路面,道路两旁整齐的树木,阡陌纵横的农田,干净整洁的村庄,幽静的农家小院,壮观的移民旧址,秀丽的罗山风光,以及移民群众幸福的笑脸,20多公里的中航路串起了一道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线”。
近年来,红寺堡区按照“修一条路、添一道景、美一个村、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将农村公路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经济发展、全域旅游精准对接,打造精品旅游线、生态景观廊、休闲观光道。中航路始建于2008年,沿线葡萄产业、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中航路改建为三级公路,线路全长23.5公里,2019年获评宁夏“最美农村路”,成为红寺堡区一条便民富民的致富路。
中圈塘村是紧靠中航路的一个小村庄,村民都是从同心县搬迁而来。“过去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自从有了中航路,我们村开始种植酿酒葡萄、黄花菜、中药材等,老百姓的收入逐年提高,人均收入达到了148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多万元。这些年,村里建了生态餐厅、宾馆、旅游驿站等,发展乡村旅游,是中航路给我们村以及移民群众带来了致富渠道和各方面的优势。”中圈塘村党支部书记蔡立德说。
葡萄产业是承载中航路沿线移民群众“紫色梦想”的主导产业,目前,中航路带动中圈塘和肖家窑葡萄设施园区3万亩葡萄产业发展,亩产1.5吨,移民群众每亩增收近4000元,吸引东方裕兴、明雨及龙驿等6家葡萄酒庄在中航路沿线安家落户,培育了戈蕊红、罗山霞等上百个葡萄酒品牌。
东方裕兴葡萄酒庄种植酿酒葡萄600亩,每年吸引中圈塘村、上源村等周边村落1万人次的移民群众在酒庄的葡萄园和酒庄生产线上务工。该酒庄精心酿造的“戈蕊红”品牌葡萄酒斩获国际国内奖项148项。酒庄首席酿酒师吴秀勇告诉记者:“中航路为酒庄带来了众多的务工人员、经销商、游客,还源源不断地把我们的葡萄酒运出红寺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移民旧址在中航路的末端,方圆60平方公里内,遗留下来废弃院落近7000处,房屋近8200间,窑洞和羊圈近万处,如今移民旧址已经升格成为移民文化遗址公园。中航路作为一条特色旅游景观通道,串联起中圈塘休闲度假旅游村、移民点旧址、罗山自然保护区及航空航模训练基地四大景点,成功举办6届航空旅游节,每年吸引游客约5万人次。
“美丽乡村公路不仅是公路变美,更主要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走向富裕。”红寺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局长何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