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秦磊 李锦 见习记者 龚依然)“以前,一到傍晚,每栋楼的外墙上都挂满充电线,大风吹过,插线板打得楼板啪啪响。去年年底至今,汉源社区历时近一年整治,飞线充电顽疾被根治,所辖4个小区道路畅通了、邻里和谐了、消防隐患减少了。”12月8日,青铜峡市裕民街道汉源社区党委书记常丁才说。
汉源社区2020年12月成立,居民人数多、流动人员多,社区常住人口6999户、1.3万人,居民出行大多首选电动车。“汉源社区共有电动车6000余辆,由于没有安装充电桩,之前为了方便充电,几乎家家户户窗外‘飞线’。”常丁才说,电动车充电难引发的“抢位大战”,更是邻里矛盾的导火索,“谁都想把车挤在单元门口,方便从家里拉线充电。”
“电动车乱停乱放也影响小区环境,草坪被电动车压成了斑秃,影响美观。”天景美邸小区一业主告诉记者,2019年,该小区就发生了2起电动车起火事件。
2022年12月初,汉源社区经过几轮广泛征询民意,最终与物业与业主达成一致,尝试引进第三方公司搭建非机动车充电棚,既能解决电动车停放及充电难题,又让电动车有了挡风避雨之所。常丁才说,去年年底,首批试点的3个充电棚亮相汉源社区塞上江南小区,很快该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即有改善,“经试用,此法有效,立即推广”。
“在车棚扫码1块钱,充电6小时,谁还会甩出线来充电?”正准备给电动车充电的塞上江南小区32号楼3单元3楼业主张学军说,“自从楼下建好了充电棚,家里6米多长的充电线就彻底‘失业’了”。
今年,汉源社区以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扩大充电棚建设范围,让更多社区群众受益。截至目前,汉源社区已建成充电棚236个,每个充电棚设置近20个充电口,可满足至少300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社区还成立了“电动车有序停放劝导队”,引导业主将电动车入棚停放;考虑下雨天雨点砸到顶棚,嘀答声会影响一楼住户休息,充电棚顶棚还特意选用了硅胶材料,将噪声降到最低。
深入调研察民情,集中智慧解民忧,用心用情暖民心——汉源社区连开三剂“药方”,辖区飞线充电痼疾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