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编者寄语

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果一蔬是那么亲切,温情、美丽、强健、魅力四射的新堡令人流连忘返,人们编织着绚烂的梦想,描绘着乡村振兴的蓝图,幸福和希望写在朝气蓬勃的脸上;

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

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强化精品意识、创新意识,用文艺精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学无止境,

在学习之路上,做专家还是杂家?

蜻蜓点水,扑棱一下,多方采集,是为“杂”;深入钻研,挖出底层,沉淀心得,是为“专”。

杂家博采众长,专家一门深入。

杂家上懂天文,下晓地理,纵贯古今,横通中外。

专家纵向深耕、精雕细琢,学必有法,掌握绝技。

专家与杂家之争由来已久。

拥护专家者说:“只有专一,才能学透学精;那些泛泛之辈,只能学到些皮毛,终究不能有所成就。”

力挺杂家者说:“只有广泛,才能目光开阔;某些人天天钻牛角尖,最后学成榆木疙瘩。”

学习之路,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更新、借鉴,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活学活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如果一时无法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不妨先做杂家,再做专家。

很多人说,深入把一个点、悟透就可以了。但是,你会发现,要想触类旁通,把东西方重要体系、各个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专题深入钻研,会有更宽广的视角。

就好像我们平日会说的一句话:先广泛撒网,再重点捕捞。

在这个阶段,可以广泛涉猎,让自己对各个体系有个全方位的感知,然后,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有感觉、有共振的方面深入研学,这样,从某些领域纵深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这个体系的专家。

纵观古往今来很多大家、大学者,他们的学习路径的形成和知识结构的累积,都是先杂家,再专家。先是遍访名山,甚至跑遍各大山头,涉猎东西方各大体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整合和创新。

学无定法,万法归宗——适合你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 2023-12-13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1806.html 1 编者寄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