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布的《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对老字号品牌具有深远影响和明确的指导意义。这次复核结果,不仅是对老字号品牌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为老字号未来发展设定了新的方向和标杆。对于那些长期经营不善,甚至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了中华老字号名录,这无疑是一个严厉的警醒。而对于那些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商务部要求其6个月内完成整改,这无疑是一次鞭策和激励。这些品牌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找出问题所在,积极整改,努力提升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那些继续保留的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则是老字号在新时代中持续发展的典范。
老字号品牌须“发出新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老字号品牌无法仅依赖过去的辉煌就能高枕无忧,它们如同古老的大树需要发出新芽,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固立足。老字号企业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紧跟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只有在产品上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赢得市场认可。服务创新同样不容忽视。老字号企业需要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提升顾客体验,在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增加顾客的黏性和忠诚度,让消费者在享受优质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字号品牌传递的温暖与情感。除了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上下功夫,老字号企业还可以尝试以“消费入股分红”的方式,与消费者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消费入股分红”既能激发消费者关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老字号品牌发展动能,也能让消费者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企业与消费者共赢。
老字号品牌应“倚老卖老”。老字号品牌的独特魅力,恰恰源自它们的“老”。这个“老”字,不仅凝聚了品牌悠久的历史积淀,更代表了它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体系。新时代,老字号品牌应当巧妙运用这一特点,实现“倚老卖老”的经营策略,将传统优势转化为现代市场竞争力。“老”是老字号的骄傲和资本,也是它们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为保持长久的品牌吸引力,老字号应充分展现“老”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意蕴和魅力。这不仅仅是对品牌历史传承的尊重,更是对消费者的真诚回馈,让消费者在品牌体验中感受到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倚老卖老”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老字号品牌应积极迎合新的消费理念和市场需求,与时俱进。通过敏锐捕捉市场消费变化和顾客需求,积极探索与新兴消费需求的嵌合,让品牌持续焕发活力。老字号品牌还应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深耕细作,深入挖掘“老”的魅力所在。这意味着要拓展品牌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让这些传统元素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老字号品牌当“强强联合”。每一个老字号品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并拥有引以为豪的发展模式。然而,单打独斗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老字号品牌之间的紧密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合作有助于适应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更广泛地服务于消费群体,凝聚成更强大的服务能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品牌联合是首要任务。品牌联合能够汇聚各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爆发力,共同塑造一个耀眼且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不同的老字号产品之间融合、衔接、配套的空间很大。例如,宁夏枸杞与六盘山牛肉的结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与宁夏盐池滩羊肉的搭配,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我们应充分挖掘这种组合潜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产品创新,让联合品牌释放出更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从而焕发全新活力。除了产品层面的联合,老字号品牌之间的服务联合也同样重要。每一个老字号都拥有独门绝技和特色服务,当这些不同的服务联合起来,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带动力,使服务更加规范、细致、高效,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市场联动是老字号品牌联合的重要目标。只有通过紧密合作,老字号品牌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敏锐捕捉市场变化,让老字号在市场体系中创造更多的服务价值、产品价值、文化价值。
老字号品牌要“借网营销”。老字号品牌应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数字化转型,积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拓展业务模式和经营方式,让传统品牌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数字化时代下,品牌的宣传策略至关重要。一些新兴品牌通过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结合品牌联名和优惠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客户。相比之下,许多传统品牌在吸引新客户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老字号品牌虽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口碑优势,但如果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仅靠口碑传播,其吸引新客户的效果始终有限。因此,老字号品牌需要学习新兴品牌的营销策略,加强在互联网上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巧妙运用社交媒体平台,结合线上线下的营销策略,老字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潜在客户,还能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让传统品牌在现代市场中继续发扬光大。 (执笔:龙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