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如何守住老品牌闯出新路子

近日,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其中包括宁夏的两个品牌。

对于被“摘牌”的老字号,不少消费者表示惋惜,但更多表达了理解和支持。毕竟,老字号、老品牌不能吃“老本”,在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技艺、产品与管理模式,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才能让消费者满意。

老品牌如何闯出新路子?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区相关部门和专家,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宁夏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宋春玲:面对数字经济的到来,一些传统企业因缺少应对措施,以及对消费观念、渠道、群体变化缺乏研究,导致企业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水平不高,品牌效应发挥不够明显,严重影响了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在宁夏,有不少老品牌,在同等性价比的情况下,会更受消费者的信赖。建议老品牌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捕捉新的消费潮流和趋势,持续适应大众多变的消费喜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通过服务创新、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多方面入手,让企业更契合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宁夏大学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院负责人朱俊松:老品牌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商誉,这赋予其市场竞争的初始优势,但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出。如何守住阵地,并让优势持续放大?融入创新发展,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是其突围的必经之路。目前,宁夏很多老品牌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固守家族式经营模式、新生代驱动力不足、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管理滞后等。而躺平或被躺平,则常常是一些老品牌出局的开始。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老字号、老品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不是一“老”永逸、倚老卖老,唯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生机盎然、历久弥新。

建议老品牌企业在守住核心技术、品牌价值、工匠精神、产品品质的基础上,还要在工艺进步、消费洞察、产品开发、营销创新上下功夫。在当下,老品牌企业一方面要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借助新技术手段洞察消费群体、把握消费需求和市场动向,助推产品和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另一方面要与文化旅游、新消费品牌等跨界联动,通过合作、授权等方式,强化品牌联名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最终破解“老”难题,实现“新”发展。

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李园:当前,宁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品牌建设大有可为。

宁夏做大做强品牌有优势。宁夏被赋予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在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中,宁夏展现了新面貌,书写了新答卷,做大做强宁夏品牌有信心;宁夏资源能源丰富,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一位,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素有“鱼米之乡”“西部粮仓”的美誉,做大做强宁夏品牌有底气;宁夏特色产业鲜明,枸杞、葡萄酒、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品质优良,煤化工、电力、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扎实、特色突出,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做大做强宁夏品牌有特色;宁夏的风土人情醇厚良美,塞上儿女热情包容、逐梦奋进,做大做强宁夏品牌有亮点。

但不能忽视的是,宁夏做大做强品牌也有劣势,对品牌建设的理念同现代化建设对先进品牌的要求还有差距,如不注重品牌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及精准性;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使得宁夏的品牌出新出彩的难度加大;品牌培育中对现代管理、服务等的重视不足影响了顾客忠诚度;对品牌的宣传推介缺乏新意,难以持久抓住消费者的心等。

因此,要做大做强品牌应紧盯现代化发展的目标,顺应现代化的境界、要求和标准。在先行区建设中,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让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贯穿在宁夏品牌建设中,不断增强宁夏品牌建设的竞争力、持续力和美誉度。要在打造宁夏的“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中,既注重精准定位,发挥各自特色,又促进产业融合,放大乘数效应,在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中,增加宁夏品牌的现代化色彩。要在服务和宣传上坚持市场导向,注入人文情怀,注重产品“梳妆打扮”、市场营销,打好产区品牌、产品品牌。

(本报记者 李锦 刘惠媛 秦磊 采访整理)

--> 2023-12-19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2491.html 1 如何守住老品牌闯出新路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