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关乎教育强国、民族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转变理念、优化供给、健全模式等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更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转变高校文化育人理念,强化数字化分析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需要高校转变文化育人理念,以数字素养、数字画像、数字评价为关键点,强化对育人对象、育人过程的全方位分析。一是要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数字赋能文化育人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字意识、数字思维、数字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数字学习,主动发现、掌握和运用真实的、准确的数字化动机,在协同学习中主动维护数据安全,培养数字探索、表达、合作的能力,不断塑造数字化思维,提升学生获得感。
二是要描摹全新数字画像。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成长足迹、实践活动等进行数字化描绘,实现全时段、全场景、全数据覆盖,让高校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术表现、兴趣爱好、学科偏好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适时调整、优化课程设置,个性化指导学生学业规划与价值观塑造,从而充分发挥文化价值导向,逐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三是要强化教育数字评价。《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转变传统的文化育人理念,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文化育人成效,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要创新教育评价工具,探索育人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评价深度融合。要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对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以保证教育数字评价持续稳定运行。
优化高校文化育人供给,推进数字化呈现
在数字技术时代背景下,优化高校文化育人供给、为数字化呈现赋能提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前提,凸显网络文化育人功能。要注重文化内涵研究的追根溯源,从源头上全面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要强化文化内涵研究的系统性,运用数字化技术,系统构建传统文化的理念体系,用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为大学生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不断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要增强文化内涵研究的实践性,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现实问题把脉问诊、“解剖麻雀”,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注重研究成果转化。
二是要以文化浸润熏陶为重点,激发数字技术育人活力。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来实现,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和熏陶,着力加强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要引导高校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大学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为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创设良好氛围。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开展多样化网络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展演多元化师生原创网络作品,完善多层次文化传承网络阵地建设。
三是要以增强文化认同为目标,发挥数字技术育人优势。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运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等数字科技,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数字技术得到真实、立体、充分地展现,把文化认同融入大学生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中,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健全高校文化育人模式,引领数字化共享
数字技术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和环境,推动了社会的创新与发展,能够有效保证文化数字化共享的实现。要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传播优秀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利用互联网空间加强高校师生平等交流、对话,以互动性、参与性的形式调动大学生的内在精神动力,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传播,充分展示校园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积极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生产、消费,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高校文化育人生态。
要搭建数字资源共享学习平台。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化育人,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全息影像等技术手段,借助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让更多大学生利用沉浸式体验,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在与虚拟现实的交互过程中增强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锻炼思维能力,在与网络文化的互动过程中凝心铸魂,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增强网络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文化发展与现代科技的交互融合,积极推进高校各类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基础上实现跨区域的传播分享,不断扩大文化资源传播的覆盖面,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领网络空间的价值导向。要立足校园实际,立足学校历史发展,推动校园文化的数字化转化,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有机融合,赋予校园文化更多的网络元素。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