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迫切的现实问题。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宁夏着眼解决生育家庭带孩子难、入托难等问题,建立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齐抓共管机制,优化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幼有所育”服务保障水平。
“十四五”时期是托育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区托育行业状况如何?未来如何发力?日前,记者进行了调查。
解决“带娃难”,多措并举服务托育
在老师的带领下如厕、洗手,坐在饭桌前安静地等待分配餐食,自己拿着勺子将碗里的饭全部吃完……1岁2个月的小哪吒进入爱慧早育天鹅湖小镇旗舰中心8个月时间,他的变化让妈妈吃惊。
作为托育班里最小的孩子,小哪吒的妈妈一直担心孩子不适应,但现在,她觉得送托育班“真香”。“孩子变化很大,身高体重增长了不说,身体素质也比以前好了,更明显的是小本事越来越强,爬楼梯、扶站、鼓掌、飞吻、哼歌、模仿大人张嘴打哈欠……几乎每天都有新变化。”
记者从自治区卫健委获悉,我区将托育与医疗、养老等一并列为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加快推进托育服务发展。自治区发改委、民政厅、卫健委联合印发《自治区加快推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明确要实施五大行动、20项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发改委、民政厅、卫健委等13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业恢复发展若干纾困扶持政策措施》,从加大房屋租金减免力度、顶格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扩大实施社保缓缴范围、减轻疫情刚性支出负担等6个方面,提出30条纾困扶持政策举措。
“自2022年开始,我区全面实施了优质服务托育机构试点补助项目,被认定为自治区优质服务托育机构的,每个托位给予1000元一次性补助;自认定之日起一年内,按实际收托数(不多于备案托位数)每个托位每月给予100元运营补助。2022年共认定自治区优质服务托育机构14家,2023年认定15家,累计发放补助资金228.18万元。”自治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7608万元,撬动地方政府投资2180万元,带动社会力量投资1720万元;建设3个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6个公办托育机构、10个社会办普惠托育机构。
自治区卫健委、党委编办、民政厅、教育厅、市场监督管理厅联合印发《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实施细则(试行)》,支持有空余学位、具备设置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30家幼儿园可提供托位1.7万个,占总托位数的6成以上。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实现了区属公办幼儿园托班全覆盖,努力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实现幼有所托;自治区总工会、卫生健康委推动用人单位探索开展托育试点工作,在多个用人单位设置托育点;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会同银川市卫健委、金凤区政府,在政兴苑政府幼儿园挤出2个托班的用房进行装修改造,完成了40个托位的备案;宁东管委会、宁夏医科大学建设托育机构;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等地利用社区闲置办公用房建设托育机构,并按低于市场收费20%以上的价格,对辖区婴幼儿实行普惠入托;社区托育机构对军属家庭、单亲家庭、低保户子女入托在普惠价格的基础上再打8.8折,对父母双亡孩子由老人抚养的实行免费入托;兴庆区鼓励指导有想法的家庭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已建成银川市第一家家庭托育点;启动全区医疗单位托育机构建设,由医疗卫生机构先行先试,带动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为托育机构规范管理、标准操作提供业务指导;银川、石嘴山、固原3市依托市级妇幼保健院,投资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记者了解到,虽然我区托育供给服务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仍然存在。宁夏爱慧托育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燕认为,家长们送托需求高,但实际送托率低,“托不起”“不敢托”现象仍较为突出。
家长“托育难”,需求很高顾虑也多
家住银川市兴庆区太阳都市花园小区的刘蒙自家中二宝出生后,一直在为2岁的老大找合适的托育机构。“找了几家托育机构,不是价格超过心理预期,就是条件不太好。”刘蒙说,最终他们还是放弃了送托,让老人来家里帮忙带娃。
家住银川市金凤区阅海壹号院的罗虹二宝今年3岁了,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后,她长长松了一口气。老二2岁时,看到老人带孩子很辛苦,她便打算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让老人喘口气,但在家附近的托育机构打听了一圈,发现托育费平均都在2500元至2800元。“我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虽然是双职工,但因老大上小学,还要上兴趣班,开支也比较大。”罗虹说,经过慎重考虑,她打消了送孩子上托育班的想法。
“孩子出生后,一直是父母帮忙带孩子。后来,父母多次向我说起,他们年龄大了,带孩子精力不济,还想趁着身体条件不错出去转转。于是,我考虑把老二送到托育机构。”家住银川市金凤区紫檀水景的孙晓杨说,“一有时间,我就在家附近的托育机构考察,发现条件好的价格高,价格能接受的条件一般,纠结了一段时间,还是麻烦老人继续帮忙带。”
银川市民张娇饱受“养娃难”的困扰。孩子今年2岁多,之前一直是公婆来家里帮忙带娃,但长期和老人住在一起,教育理念差异大,矛盾频发。最终,在一次争吵后,公婆回了老家。无奈之下,张娇开始寻找托育机构。“其实很早以前我就有把孩子送托的想法,但是孩子出生后体弱多病,我担心托育机构老师照顾不过来。而且孩子太小了,话都不会说,即便在托育机构遇到不开心也不会表达。”张娇在“送”与“不送”中陷入两难。
爱慧早育天鹅湖小镇旗舰中心园长吕学梅在家长调研中发现,很多家长的理念还没有跟上:“有的家长希望托育机构离家近、价格低,老师要懂得教育;有的家长担心托育班服务不好、老师对孩子照顾不到、孩子在里边受委屈。这是很多家长宁愿让老人带孩子,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去托育机构的原因之一。”
机构“招不满”,生存困难发展缓慢
一边是家长抱怨“托育难”,一边则是托育机构苦恼“招不满”。
银川市兴庆区海宝龙幼儿园负责人罗进龙对此深有体会,其所在机构从去年开始明显感觉招生不如以往火爆:“我们有80个托位,过去能招30多个孩子,今年只招了十几个孩子。”
罗进龙坦言,目前所收的费用,仅够勉强维持机构运营。“我们是营利性托育机构,托育费用一个月2500元到2800元。”罗进龙说,对于托育机构尤其是民办机构而言,场地和人员成本高企、生源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是普遍问题,“经营最大的成本是房租费用。如果申请普惠性托育机构,虽然能获得政府补贴,但相应的托育费用就要降低,托育机构的条件、老师的工资待遇都会受到影响。”
“生育率下降带给托育机构和幼儿园的冲击都比较大。”银川市蓝山教育发展集团负责人马丽说,“去年蓝山名邸幼儿园开园,亲子小班报名人数就有28个,但今年才报了15个;吉润幼儿园去年报了40个孩子,今年报名17个。”
今年,银川市长城中路街道彩云社区引进有着多年育幼经验、师资力量雄厚的蓝山教育集团入驻,开办童心苑普惠性托育中心。社区免费提供场地供托育中心使用,托育中心共两层,面积661.9平方米,设置了60个托位。
即便有社区提供的免费场地,童心苑托育中心的运营仍非常困难。“设置了60个托位,目前在园的孩子仅有10个。”马丽说,除了生育率降低,人们收入降低也是入托孩子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现在工作不好找,有些孩子妈妈出去打工一个月挣2000多元,送托费也得2000元左右,自己辛苦挣的钱刚够托费,甚至有的都不够托费,家长就会选择自己在家带孩子了。”马丽说,“我们是普惠性托育中心,托费每月1800元,还是有家长觉得收费高。”
送托率低,运营成本高,让不少托育机构生存举步维艰。“托育机构服务对象是0—3岁的幼儿,服务群体特殊,投入的成本也会很高。”马丽说,“童心苑托育中心建设投入约150万元左右,加上教师、厨师的工资支出,仅靠10个孩子的托费不足以支撑最基础的运营成本,我们目前在亏损经营。”
艰难的生存现状,让一些民办托育机构不得已选择放弃。
两年前,陆心怡关掉了她付出大量心血开办的托育机构,再谈那段经历,她仍有很多遗憾。“我们的托育中心在西夏区万达广场,送托的家长大部分都是附近高校的老师,他们的教育理念比较超前,很认可我们的服务。”陆心怡说,“但家长的口碑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我们可以提供的托位数有40个,但实际托位使用率不到三分之一。”苦苦支撑一年多时间,陆心怡实在扛不住房租等运营成本压力,关掉了托育机构。
困境如何解?多管齐下纾困解难
如何破解托育难题?受访人士表示,推动托育服务长足发展需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在增加供给、政策扶持、专业引导等方面继续着力,补齐托育服务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据悉,宁夏将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支持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精心实施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狠抓各项政策举措落实,持续推动银川市人口长期均衡健康发展。通过育儿补贴、税收减免、住房福利等政策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升婚育意愿;通过完善休假制度,减少父母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冲突;通过为年幼子女家庭提供托育、学前教育等公共配套服务,帮助家庭减轻养育负担。
“希望政府可以对普惠性托育机构教师的薪资待遇进行兜底保障,这样可以稳定托育机构教师队伍,推动托育机构良性健康发展。”马丽说,“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教师的婴幼儿早教和保育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
吕学梅建议,将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税收、减免房租等措施,降低托幼机构运营成本;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等在获得相关资质和符合专业标准的情况下开办托育机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构建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目前开设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大多只收2岁以上的孩子,希望幼儿园开办的托管班可以为0—3岁的孩子提供托育服务。”孙晓杨建议,政府尽快制定托育行业标准,对场地条件、设施设备、安全卫生、人员资质等提出具体的设置指标和行业标准,让托育机构专业,让托育老师负责,让家长减少顾虑和担忧;希望用人单位为单位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解决职工“无人带娃”的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