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自治区工信厅:

走出具有宁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本报记者 朱立杨

我在现场

走进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通过智能控制的机器人仿佛可以“思考”——机械臂时而迅速挥舞,时而上下翻飞,一刻不停地对下线产品进行“健康体检”。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为一体的机器人,可通过技术集成的‘智脑’自主决策,完成各种铸件表面瑕疵的检测任务,比人工检测质量更高效更精准更可靠。”巨能机器人副总经理麻辉表示。

“公司数字化车间项目集中应用了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数字化智能传感器、视觉系统等随处可见。”麻辉说,智能化生产线的应用让每件产品都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这也让“巨能造”的市场销量越来越好。

部门回应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金海:

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促进产业交叉融合,加速技术渗透、产业联动、链条延伸、产业重组,加快“制造+服务”两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的实践路径。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以全新视角为明年全区经济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全区工信系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力争工业增速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明年,全区工信系统将立足“专而强、优而精、新而特”的特点需求谋划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升级化工、冶金、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光伏、储能、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算力、服务器、大模型等新赛道,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增长极;加速推进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走出一条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生态底色好、安全水平高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 2023-12-26 本报记者 朱立杨 自治区工信厅: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3581.html 1 走出具有宁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