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政府,不然家人得了这么大的病,真是没办法。”12月12日,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3组村民58岁的罗润利感慨道。
自1996年以来,闽宁镇在闽宁两省区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之前在老家就听说过闽宁镇。”让罗润利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5月,闽宁镇又陆续搬迁安置了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13个乡镇的移民1998户,成立了原隆村,作为移民搬迁户,他成为一名原隆村村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闽宁镇驶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建成闽宁扶贫产业园、闽宁产业城两大园区,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五大主导产业格局,移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有了源头活水。
这几年,罗润利流转了土地,夫妻俩务工,收入稳定。两个女儿先后出嫁,儿子今年考上了研究生,罗润利靠务工收入供儿子读书,一家人的日子充满希望。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5月,妻子闫垂垂被检查出了胃肿瘤,面对大额治疗费用,罗润利一筹莫展。6月15日,村组长冯云珠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反映给了村网格员刘团团。6月18日,刘团团又随原隆村村委会主任万学峰、村委会副主任马志祥入户走访,把罗润利家纳入监测户和低保户。9月,闫垂垂实施了手术并及时最大化享受了医疗保障报销相关政策。10月,村上给罗润利申请了环卫工公益岗。
罗润利告诉记者,现在每月有160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工作还可以照顾生病的妻子。
今年,福建和宁夏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和闽宁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共实施闽宁协作项目292个。结合我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新增引导落地企业126家,实际到位资金82.69亿元,目前正常经营的在宁闽籍企业(商户)5870家。
闽宁两省区加大劳务协作力度,出台脱贫劳动力就业补助、交通补助等政策措施,今年福建省向宁夏籍脱贫劳动力发放交通补助90人、13.5万元,发放跨省就业奖补83人、49.8万元。开展线上线下推介会和招聘会,通过闽宁协作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4.57万人,其中脱贫人口2.63万人。
持续开展“宁品出塞、闽品西行”“闽宁特产线上行”“2023厦门·宁夏名优产品推介”等活动,福建省采购和销售宁夏脱贫地区农特产品31.83亿元。依托“狮城宁好”网批基地,搭建直播带货平台实现销售额1.5亿元。
当天,记者随网格员刘团团入户,他告诉罗润利一个好消息,村上给他家申请的2吨平价煤最近快运来了。“一吨煤比市场上便宜800元左右。”罗润利说,家里负担又减轻了。
据了解,为防止村民返贫,原隆村划片网格员定期摸排,及时发现需要帮扶的对象。一经发现,通过就业、产业帮扶等手段,不抛弃不放弃,直到消除返贫风险。
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介绍,为防止返贫,我区根据监测对象现状制定并明确帮扶政策,包括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农业保险、就业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残疾救助、社会帮扶等11类帮扶政策落实以及企业合作社带动、志愿者入户慰问等方式,缓解重点人群困难、激发内生动力。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3891户15322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05万户7.76万人,57.5%已消除风险,99.8%得到产业、就业等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