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得益于“六权”改革,“宁夏蓝”“贺兰晴”“六盘绿”“罗山翠”已成为宁夏生态环境的“烫金名片”,塞上江南的生产要素、生态产品正在无以估量地增值蓄能……

长河腾浪山歌吟

——在宁夏寻找“两山论”的生动实践系列报道之十

本报记者 杨焘郡 苏 峰 见习记者 何婉蓉 哈 玲 文/图

这是无人机镜头下的西吉县二口水库。

巍巍贺兰,雄浑壮阔;滔滔黄河,奔流不息。

宁夏生态环境既有基础弱、底子薄的先天不足,也曾有重开发、轻保护的后天失养。这里干旱缺水,75%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年均降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超过50%的地域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这些短板,曾是横亘在高质量发展前的“绊脚石”。

如何让“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近年来,宁夏锚定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的“四梁八柱”,通过确权、赋能、定价、交易,赋予绿水青山商品、市场、金融属性,为宁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构筑生态屏障,让生产要素、生态产品的价值得以彰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得益于“两山论”的生动实践,“宁夏蓝”“贺兰晴”“六盘绿”“罗山翠”已成为宁夏生态环境的“烫金名片”,这里的绿水青山正成为群众感念的金山银山。

破壁:“以林换碳”新路径

距石嘴山市惠农区城区20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浅山区,曾是风吹砂砾跑的戈壁。如今,一片新生林地在此成长。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一排排火炬树错落有致。

“这些在石头窝里成活的树,别看树龄只有两年,现在胸径已经比较粗壮了,绝大部分长到了1.8米至2米的高度。”石嘴山市惠农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叶伟说,这1600亩火炬树,是由认领了“林票”的企业种植,并培育林下经济。现在,“林下经济”每年收入约400万元,这些收益又反哺到林业管护上,既解决了管护难题,又提高了经济收入和土地利用率。

“改革”成为石嘴山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金钥匙”——资源变资产,权益变收益,激活了资源价值潜力。

惠农区年降雨量仅有19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100毫米,即使种活了树,后期养护也是个大难题。为落实好国家“双碳”战略,打造绿色生态宝地,能源转型发展重点必然要求抓好“能”和“碳”。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惠农区黄河水指标有限,最难解的还是用水成本问题。”惠农区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立伟告诉记者,从黄河边到贺兰山边要经过六级提水,用水就要用电用人,要有管护和维修,这让惠农区一时难以破局。

为此,惠农区探索林票、能票、钞票“三票”循环联动,创新“以林换能”新模式、“以林养林”新路径,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绝大部分企业听闻后,参与度不高,甚至有些排斥。

石嘴山市盛港煤焦化有限公司却独辟蹊径成为尝鲜者。该公司主要研发生产新材料纤维玻璃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公司市场前景好,但因能耗所限,只释放了一半产能。公司党支部书记、行政副总谭裕华解释:“一边是工业经济要发展,一边是生态环境要保护,而‘以林换碳’正是双向奔赴的法宝。”

用植树造林换取碳排放量指标,企业可释放更多产能,林下增加的经济收益又可以反哺护林支出,不断扩大的生态林反过来消化因产能增加而释放的“碳”……2020年以前,公司产值10亿元,解决社会就业800多人。实施“以林换能”后,企业年产值达29亿元,纳税过亿元,解决社会就业1300多人。

用4200万元,换来6583.62亩的生态林、3万吨标准煤能耗指标,换来产值翻倍、林下经济年年有收益。

破局者,也成为引领者。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以林换能”“以林换碳”“以林养林”行列……碳排放权改革的不断探索,为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交汇出“共赢”的平衡点。

我区全面推进碳排放权改革,开展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试点,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通过挂牌、协议、摘牌等方式,参与全国碳排放配额交易,目前累计成交1143.38万吨、成交额5.08亿元。

破题:盘活山林新资产

隆冬,沙丘中迎风摇摆的枸杞枝条,注解着中宁县倾力绿化修复荒山沙丘的雄心壮志。

在中宁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刚刚灌好的瓶装枸杞原浆在流水线上整齐“列队”,通过包装机这个“安检口”后被打上生产标识,运往全国各地。

庄园化的生产模式,使玺赞庄园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高标准枸杞生产基地,实现了从“黑马到明星”的飞跃。然而,企业负责人曾有隐忧,“我们种植的万亩枸杞基地属于国有山荒地,10年,我们在荒地上建起万亩杞园。然而,就跟住房一样,没有房产证就没有安全感,想要发展,股东需要看到继续投资的信心。”公司副总经理聂正宝说。

山林权改革无疑是持续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增值、生态效益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良策。

“基地规划面积13000亩,已种了10000亩的枸杞。开荒前,这里风吹沙跑,现在种了枸杞,防风固沙的效果非常明显。”聂正宝感慨,中宁县山林权改革给枸杞园发了“身份证”,公司扩大生产、继续进行生态修复的信心更足了。

林权可以买卖,地面附着物可以交易,资产也可以流通了。前段时间,企业用“林权”抵押贷款1000多万元。“有证和无证就是不一样!”聂正宝说,今年预计销售额1.4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30%……

赋能“六权”改革的基本逻辑是:存量变增量,资源变资产,权益变收益。

中宁县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备注林地附着物”的方式体现枸杞林木价值,创新推动国有山荒地枸杞类不动产确权颁证。

“山林权确权,破解了枸杞种植园抵押资质不明、融资不畅等老大难问题。”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确权以来,金融机构开发了助推山林权改革的金融产品,专项服务枸杞企业融资贷款。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达36.95亿余元。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水依然静静流淌。

然而,经改革关键一招“点金”后,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是变现的商品,是流动的资产,是释放的生产力。

山林披绿,林下生金。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从最初的破题开局,到如今的多点突破,随着释放“新潜力”,节出地、增出绿、换来钱,山林权改革正生成越来越多的“山林权+”可能。

近年来,我区通过出台改革方案、探索创新举措,压茬推进山林权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2022年初,依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和国土空间规划,宁夏统一界定山林资源地类和界线,山林地划界确权逐渐步入“快车道”。目前,全区林地确权1041.72万亩,确权率达76.5%。

破局:“活水”流出新水韵

夕阳的余晖为月亮山染上绚丽色彩,葫芦河像嵌在青色帐幔间的一根银弦,奏着和谐轻快的小调,淙淙流淌。

近日,马学成起身喂圈棚里的10头牛,妻子马俊花拧开灶台上的水龙头开始洗碗,小家被包裹进了夜色里。“我们从大湾的半山上搬迁下来有13年了,以前日子难过,特别是吃水难,担水要来回走三四公里的小道。”回忆往昔,马学成满脸苦涩。

2010年,马学成一家从西吉县马建乡大湾村搬迁到了王民乡二口村。家里通上了自来水,不仅人喝上了放心水,就连牛羊都喝上了“健康水”。

然而,“粗放治”的管理方式让水资源的浪费也不可忽视。

2021年,借自治区用水权改革的东风,西吉县摸清用水底数、规范用水计量管理方式,解决了陈旧计量方式和新计量要求的矛盾,水资源管理趋于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

“以前外地人来西吉,晚上不得不趁夜色离开,因为宾馆动不动就停水,洗澡更是件奢侈事。”西吉县水务局副局长雷兵兵说。

让每一滴水迸发最大潜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就必须在用水权改革上出实招。西吉县通过水资源确权、赋能、定价、入市,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换,让用水权像商品一样流通起来。

该县探索设立“水银行”,开展用水权质押、授信,拓展了水资源金融属性尝试,让“沉睡资产”变成“流动资本”,累计办理用水权质押贷款600万元。加大用水权交易力度,2022年、2023年累计交易水指标2220万立方米,交易金额2175万元,实现了跨区域、跨行业的用水权交易探索,并完成县域内用水权交易零的突破,激发用水权交易市场活力的同时,也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通过用水权改革,西吉县将水资源确权,提高了群众的节水意识,同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倡导‘引水上山’,种植高山冷凉蔬菜,以达到用好每一滴水的目的。”雷兵兵说。

天色渐暗,从王民乡二口村的高山峁上远远望去,二口水库闪烁着细碎的银光。这一湾水库,给周边的饮水、灌溉都带来了福祉。

“王民乡低水高用、引水上山,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建设了6400亩节水高效、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种植。”王民乡党委书记王剑说。

隆冬时节,马莲水库对面,成片的冷凉蔬菜基地开启“冬眠模式”。“马莲水库为乡上的冷凉蔬菜基地提供了水源供给。”马莲乡农业用水办公室负责人梁晓说。

西吉县种植冷凉蔬菜15万亩,主要集中在葫芦河川道区,从原来的大水漫灌到现在的滴水灌溉,一亩地用水从200立方米降为145立方米左右。

改革使西吉这个农业大县的用水权指标不仅“活起来”,而且“动起来”,实现了从“闲置”向“增值”的流动。

在宁夏,持续深化的用水权改革,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用水权入市交易主体双向奔赴的动力增强了,以改革推动节水增效的效用日益显现。目前,全区核定确权灌溉面积1058万亩,确权水量43.6亿立方米,实现了农业用水应确尽确。近3年来,全区万元GDP水耗降低15%。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自治区党委立足全国生态大局、黄河流域全局、区域生态格局描绘新蓝图,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美丽宁夏建设。

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宁夏人民,将生态文明这道必答题,注解在了绿水青山间。

相关链接

宁夏“六权”改革倍增效应、放大效应逐步显现。

全区高效节灌面积增加11.2%,再生水利用率提高17.5%,列入试点五年来,全区共征收水资源税23.2亿元;全区交易土地4412.31万平方米、225.3亿元,新增指标70%用于产业发展。2021年以来,全区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552宗19.07万亩;全区交易山林权1.14万亩、291.08万元,在全国首创《山林地确权明白书》,培育涉林经营主体3040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卖出605.29万吨,成交额达2.48亿元;实现排污权交易136笔,交易金额1861万元。2022年,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比2020年下降0.8个百分点。

--> 2023-12-28 本报记者 杨焘郡 苏 峰 见习记者 何婉蓉 哈 玲 文/图 ——在宁夏寻找“两山论”的生动实践系列报道之十 得益于“六权”改革,“宁夏蓝”“贺兰晴”“六盘绿”“罗山翠”已成为宁夏生态环境的“烫金名片”,塞上江南的生产要素、生态产品正在无以估量地增值蓄能……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3928.html 1 长河腾浪山歌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