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2023年以来,全区民政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关民生保障安排部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落实落细低保扩围增效和渐退期等惠民政策,实现救助内容由“单一施救”向“综合施救”、救助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社会力量”、救助方式由“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手段由“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的“四个转变”,接续打造精准、高效、温暖、智慧“四维一体”宁夏救助样板,用救助“温度”增加困难群众幸福“厚度”。
2023年,自治区民政厅情系困难群众安危冷暖,将低保扩围增效工作纳入自治区民生实事,联合自治区财政厅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6.6亿元,新增低保对象8.1万名,将5.2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会同自治区发改、统计等部门密切关注、综合研判节日期间物价波动情况,2次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96.52万元,累计实施临时救助8.8万人次、发放资金1.7亿元,通过一揽子举措精准发力、一盘棋聚力上下联动、一股绳推进提质增效,让全区困难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聚力精准救助 守住民生保障兜底线
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群众因病、因残、因意外事故返贫的重要防线。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面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到研究解决刚性支出扣减、低保渐退期等惠民措施,从构建“4333”低保扩围增效联动格局,到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今年,自治区民政厅通过一系列暖民心、惠民生的举措,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让兜底保障措施真正惠及每一名困难群众。
谈起自己如今的小日子,家住银川市西夏区农垦建社区的王兵(化名)非常感慨。
去年,王兵的妻子突发脑梗,生活无法自理,夫妻俩只能靠每月500多元的城乡居民养老金和儿女接济度日。正在王兵一家一筹莫展时,农垦建社区工作人员排摸到他们一家的情况,将低保扩围增效的好政策告知王兵,指导他填写低保申请授权及诚信承诺书,每月给予王兵1320元低保金,大大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
“多亏了好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日子也有了奔头。”王兵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还贴心地提醒他,保存好平时看病、住院的票据,待年底核算刚性支出时,若符合临时救助条件还可申请临时救助金。
自治区民政厅坚持增稳促保惠及民生,联合自治区党委农办、财政厅、乡村振兴局印发进一步做好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制定5项18条实操指南,优化低保准入条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破解对象认定难题,拓展低保覆盖范围。出台《宁夏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办法》,规范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经济状况核定标准,建立低保家庭财产“豁免”制度,让社会救助政策有张力、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算好每一笔“民生账”,用好每一笔“救命款”。出台《宁夏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办法(试行)》,放宽申请家庭收入财产准入条件,个人自付范围从3万元降低到2万元,年度内发生费用从定点医院扩大到定点医疗机构,从住院费用扩大到门诊慢特病和住院总费用,填补我区医疗救助政策空白。出台《宁夏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及时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聚力高效救助 打出推进落实组合拳
社会救助是民心工程,是社会治理底线。全区民政系统积极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救助实践,实化“督导+核查”动态监管核对机制,细化“分层+分类”多元立体救助服务,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以金点子推动大服务。
家住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涝河桥村的杨磊(化名),一家7口人靠杨磊打工维持生活,日子越过越紧巴。得知杨磊的情况,利通区民政局会同相关专项救助部门和乡镇,多方联动形成救助帮扶合力,将杨磊的5个孩子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并为他们发放价值800元的“爱心大礼包”慰问品和生活物资购物券。
了解到杨磊的妻子没有工作,当地又帮助其申请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移民特色地摊经济”免费摊位,鼓励其妻子开展小商品或食品销售,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走出了低谷,我相信能够通过劳动养活一家人,这日子越过越有劲儿。”杨磊感慨地说。
2023年,全区民政系统集聚救助帮扶合力,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健全各级社会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基本生活救助和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灾害等专项救助政策有效衔接,各级党委和政府召开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一事一议”等协商会议30余次,研究解决社会救助难点工作50余项,推进救助资源大统筹、救助信息大整合、救助方式大转变、救助帮扶常态化,努力构建“大救助”工作格局。编密织牢救助帮扶工作网络,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设立乡镇街道民政工作服务站242个、充实配备基层入户核查员315名、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2870名,横向联合自治区多部门、纵向会同市县民政部门,开展以“携手相助让爱传递”为主题的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周活动,以集中宣传、窗口宣传和入户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解读各类救助帮扶政策,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聚力温暖救助 奏响惠民利民大合唱
当下,社会救助不再仅仅是“缺钱给钱、缺粮送粮”的物质救助,而是要不断提升救助水平和服务质量。我区创新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慈善”等救助帮扶模式,广泛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把社会力量聚起来,将社会救助工作由“政府独角戏”向“社会大合唱”发展,让困难群众暖身更暖心。
家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东门村的高强(化名),在两年前患急性脑梗,导致下肢和手臂瘫痪,言语不清,行动不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平日独自生活。由于身体上的瘫痪和心理上的孤单寂寞,高强多次有过自残和轻生的现象,情绪波动大,心态悲观。
灰心之时,是政府让高强燃起一丝希望。2023年1月,金积镇民政办给予他临时救助4000元,并启动低保程序,将其纳入低保对象。除了物质帮扶,金积镇救助工作站还联合民政办招募志愿者,不定期走访慰问,照料高强的日常生活,发动热心居民对其进行实时看护,确保他的身心健康。
社会救助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困难群众衣食冷暖,须臾不敢停歇、一刻不能懈怠。2023年,自治区民政厅聚力创新实践,接续在全区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改革创新试点,15个县区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提升服务、规范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8个县区经验做法入选2023年度全区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典型案例,探索推行政策主动找人、服务主动递送、资源主动链接的社会救助工作模式,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救助帮扶需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自治区民政厅积极构建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联合11家单位在全国首创慈善项目联合发布机制,启动实施涵盖教育、大病、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关爱、乡村振兴、闽宁慈善合作等10个领域的60余个项目,累计募集慈善款物1.28亿元,惠及全区困难群众15万余人次。
聚力智慧救助 探索兜底保障新路径
社会救助一头牵着百姓民生,一头系着社会稳定。我区立足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主动发现机制,通过“一门受理、一网通办、智慧赋能、阳光运行”的机制,全面提高社会救助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助力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更加便捷、更有温度。
生病住院花了不少钱,但不知向谁求助,家住青铜峡市瞿靖镇的王梅(化名)做梦也没想到,曾经困扰她的大难题,很快得到了妥善解决。2023年4月,王梅查出淋巴癌、糖尿病、脑萎缩等疾病,住院期间自付费用4万多元,后续治疗还要花费不少。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收到医保局数据推送后,第一时间通过家庭经济核对和入户核查,精准“找到”了王梅,及时将她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并给予临时救助1.5万元。
面对王梅的连连感谢,瞿靖镇民政工作人员王晓蓉表示:“这是我们的基本功,为的就是精准救助‘不声不响’的困难群众,做到‘政策找人’。”
2023年,自治区民政厅积极推动“1+3+N”数字民政建设,统筹社会救助相关部门数据资源,破解“信息孤岛”难题,联合自治区14个部门建立社会救助数据共享比对机制,与9部门印发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管理办法,与16家银行签订信息共享快速查询合作协议,共享户、车、房、款等19类业务、48项核对信息,确保精准掌握救助信息。同时,推行指尖办理,将社会救助模块嵌入“我的宁夏”App,丰富拓展民政服务功能,优化救助申请、资格查询、生存认证等模块,搭建群众易申请、基层增助力、决策有依据的智慧救助信息化体系,实现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事项“指尖办”“掌上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力真情服务 搭建温暖过冬幸福桥
入冬以来,天气日渐寒冷,困难群众的“心上事”,成为民政干部的“上心事”。全区民政系统将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与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相衔接,与年底各项督检考工作相贯通,力解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保证您能过个暖冬!”不久前,中卫市镇罗镇镇北村党支部葛兵带着1吨“爱心煤”来到村民赵亮(化名)家中。
71岁的赵亮肢体残疾,妻子患有高血压,老两口收入微薄,没有能力购买足够过冬的煤炭。得知赵亮的情况,当地政府购买了一批“爱心煤”,由村委会送到赵亮家中,并码放整齐。
“真的很感动,这些煤对我来说就是雪中送炭,我再也不用为今年过冬取暖发愁了!”领到“爱心煤”后,赵亮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劲儿说谢谢。
2023年,全区民政系统主动作为、提前谋划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工作,发放取暖补贴6361.1万元,印发关于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通知,实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动态监测提质增效、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特殊困难群体暖心服务、慈善力量精准帮扶“六大行动”,明确资金使用管理、信访矛盾化解、强化宣传引导、抓实安全管理“四项举措”,强化困难群众摸排解困,加大救助帮扶工作力度,落细社会救助惠民措施,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精准便捷、灵活高效”特点,拓展临时救助救急难功能,加强取暖救助与临时救助政策衔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和因遭遇突发意外事件导致基本生活难以维系的困难群众,主动予以帮扶救助,对已经在库的救助保障对象申请临时救助的,不再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等程序,对取暖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采取发放取暖炉具、取暖煤和棉衣、棉被、电热毯等御寒取暖物资等多种救助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过冬实际困难,用心用情绘就民生保障“幸福底色”。
自治区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区民政系统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精准把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强化社会救助组织领导、强化分层分类体系建设、强化动态预警监测实效、强化微观帮扶政策支撑,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的举措,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