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他山之石

河南省:精心构建便捷高效的立体式救助体系,变“被动救助”为“主动发现”,确保社会救助无盲区。建成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完善社会救助资源库,共享防返贫监测对象等基础数据,对低收入家庭开展监测预警。全面实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

江苏省:面向具有江苏省户籍、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且持有居住证的困难群众实行社会救助“省内通办”。该类困难群众可在居住地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或通过“苏易助”移动端应用申请,由户籍所在地经办管理机构办理。受理范围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事项的申办。

重庆市:重庆推动救助事项通过微信小程序“重庆救助通”实现“掌上办、指尖办”,从申请、受理到核查、审核确认,所有流程全部线上进行。

合肥市:2023年,合肥市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对各部门困难群众进行自动预警1万余人次,经过走访调查核实享受低保等救助保障政策3100余人次,联动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1400余人次,有效实现“政策找人”“主动救助”。

武汉市: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双架构多维度综合评估模型,破解救助对象发现难、认定不精准、救助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等等难题。打通残联、医保、民政、卫健等15个部门帮扶的13万户共计21万人的信息数据,形成低收入家庭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综合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6个维度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一旦达到预警分值,疑似困难家庭就会被系统筛选出来。工作人员再入户核查,进一步判断家庭困难程度、致困原因等。

黄石市:黄石市出台社会救助申报承诺及失信惩戒试点工作方案,对办理低保的诚信申请人可免除9类14项证明材料,并将申请人承诺信息上传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明白告知—诚信申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管理闭环,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本报记者 张涛 智慧 整理)

--> 2024-01-11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5577.html 1 他山之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