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宁夏老字号的守正创新

本报记者 杨 娟

近日,商务部发布新一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名单。其中,我区的国强手抓、宁夏民族饭庄、盐池惠安堡羊羔肉上榜。

这些老字号不仅代表企业品牌的底蕴,也承载着宁夏人的美食记忆。在坚守与创新中,宁夏老字号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进阶与突围。接下来,我区还将从多方面发力,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

秉初心

老故事讲出新底蕴

最是情怀动人心。与新一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平均“年龄”138岁相比,宁夏的老字号略显年轻,却也同样经受了岁月考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口碑,承载着宁夏人的美好记忆。在网红美食店不断涌现的今天,它们在用“老一套”手段传承技艺的同时,也在创新发展,贴近年轻人,把老故事讲出新气象,不断焕发新生机。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中华老字号的认定标准非常严格。此次三家宁夏老字号企业进阶“国字号”,基于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心挖掘与扶持。

2023年2月,由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开展的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作启动。随即,自治区商务厅开启区内申报认定工作。按照企业自愿申报、择优审核推荐等程序,全区五地市共计近百家企业填写申报材料。自治区商务厅会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管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在可推荐数量上限内遴选企业并通过社会公示后报送商务部,并对报送企业进行点对点辅导。

最终,经过商务部组织的相关专家对全国申报企业进行统一评审,历时10个月,我区推荐的国强手抓、宁夏民族饭庄、盐池惠安堡羊羔肉三家老字号,在上百名专家、评委的严格审核后,经过公示,入选中华老字号名录。

宁夏民族饭庄相关负责人徐宝强告诉记者,这次申报的过程,也让他进一步领悟了精益求精的内涵。企业组织团队,对照商务部、自治区商务厅等部门的要求,逐项完善评审“硬件”和“软件”,在反复打磨后,最终报送了150多页的图文等综合资料,讲述了立体鲜活的品牌故事。

国强手抓第四代传承人马国锋坦言,评审过程十分严苛,但正因如此,更觉中华老字号的含金量,今后必定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

入选消息传来,盐池惠安堡羊羔肉餐厅当家人宋德君感慨万千:“这个品牌,不仅代表了家族的传承,也代表着宁夏品牌的荣誉,企业必将坚守老味道,守好这块招牌。”

自治区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副处长王跃宗介绍,这三家企业有工商记录的历史基本都在改革开放以后,达到了最新中华老字号评选认定的“年龄”标准。同时,审核委员会认为仍有必要继续深入挖掘三家企业的历史延续和技艺传承,以发展历史脉络为笔,勾画百年老店画像,还原老字号的风貌,提炼企业品牌文化含金量,加大宁夏老字号的冲刺实力。为此,商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向企业解读申报标准,帮助挖掘企业文化,指导完成材料报送等。

守匠心

老招牌点亮新愿景

目前,宁夏老字号的“家底”如何?

“守好老字号,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摸家底’,通过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标准制度,把群众喜爱、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宁夏老字号‘找’出来。”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以来,组织开展对全区商业企业、手工业从业者摸底调研,充分获取一线数据和资料,力求做到心中有数,为顶层设计做好调研。

“宁夏有不少具有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企业,老字号的后续储备量不小,具有可供挖掘的资源。”自治区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副处长王跃宗在参与“摸家底”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蹚过岁月之河的老字号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机遇与挑战。

通过摸底发现,我区“老字号”企业普遍存在保留历史传统和创新发展两方面的挑战。部分宁夏老字号企业,缺少对行业发展变化的敏锐感知,以及对消费观念变化的及时跟进。老字号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服务水平不高,品牌效应发挥不够明显。此外,山寨假冒品牌的出现,冲击了老字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一些宁夏老字号企业法律意识不强,缺乏维权经验等。

近年来,我区从政策制定、身份认定、梯队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深挖潜力,积极挖掘扶持老字号,越来越多根植于本土的老字号重拾“少年心”,亮出老招牌,焕发新活力。

自2018年以来,自治区商务厅先后制定印发了《“宁夏老字号”认定规范》《关于促进“宁夏老字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夏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等,明确了老字号认定机构、工作规程、认定基准,围绕保护、传承、创新和服务,制定了各项帮扶政策措施,为宁夏老字号积极适应市场的新趋势做好引导和服务。

在不断完备顶层设计的同时,商务部门还及时开展身份认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老字号资源和品牌的挖掘和培育。2019年,自治区商务厅牵头组织认定首批21家宁夏老字号,对首批认定的老字号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并为每家老字号企业量身制作宣传视频和画册,组织老字号企业开展一系列宣传推介工作等,持续扩大宁夏老字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老字号招牌亮不亮,群众满不满意是先决条件,市场接受不接受是主要标尺。王跃宗介绍,我区制定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一系列实施意见和规范,在形成各部门联合推动工作合力的同时,也将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了“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让消费者参与到老字号的管理中,引导老字号守正创新,健康发展。

老字号的培育并非“一时一事”。我区以“发展壮大老字号,支持培育新字号”为原则,鼓励和引导各地市县区开展市(县)级及不同领域的老字号企业认定工作,并给予政策、资金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2019年,吴忠市评选认定“吴忠老字号”5家;2022年,银川市金凤区评选认定“金凤区老字号餐饮企业”49家;2023年,“浪宁夏 品味道”美食文化节新增18家“宁夏餐饮老字号”企业……本土老字号队伍日渐壮大,形成梯队,为更多的老字号走出宁夏、走向全国打下基础。

持本心

老味道注入新活力

入选老字号,并非一“老”永逸。在市场的浪潮中,老字号如何永葆青春?

“我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和吸取经验。我总结老字号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要么是企业从业人员‘吃老本’停滞不前,要么是跑得过快丢掉了精益求精的匠心,还有就是分心搞多种经营而失了本心。”国强手抓第四代传承人马国锋深有感触。

马国锋投身餐饮企业管理近30年,这些年,国强手抓专注老本行,没有跟风贪大求全。此次入选中华老字号,他把“守正创新 与时俱进”8个字,作为扬帆再起航的座右铭,时刻提醒企业和自己,做好经典传承,不忘创新发展,不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让品牌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

吴忠民族饭庄总经理徐宝强,从企业基层打拼成长,与品牌同行多年。在他看来,做好一个企业难,传承一个百年老店更是难上加难。身为老字号的从业者和管理者,需要有敬畏心,坚守匠心,恪守初心,学会用市场的“新瓶”盛放经典酿造的“老酒”。

自治区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负责人班艳蓉说,守好老字号必须在传承中发展,已评选出的本土老字号企业,已经形成创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的中坚力量。“价值在‘老’,出路在新。坚守‘老一套’,开创新思维,是老字号品牌价值焕发升级的关键。”班艳蓉介绍,商务部门将继续加大对老字号企业的挖掘、扶持和培育,持续壮大老字号方阵,建立完善“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跟踪监测与监督管理,走好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此外,商务部门还将继续组织举办“老字号嘉年华”评选等活动,聚焦老字号品牌优势,引导企业“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打造更多新消费场景,让消费者既能提升消费体验,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只有与创新为伴,百年传承的品牌内核才能更坚固。期待更多的宁夏老字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与时代一起奔涌,在岁月中保持一颗匠心和“少年心”,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激活自身创新潜力,创造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续写“不老传奇”。

--> 2024-01-15 本报记者 杨 娟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6110.html 1 宁夏老字号的守正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