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我是石炭井的一双眼睛

本报记者 陈 郁 祁国昌 文/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石炭井,街道上人来人往。 (资料图片)

生态治理前的矿区生活环境非常恶劣。 (资料图片)

生态治理后的大磴沟重新披上了绿装。

经过生态治理后,贺兰山再现新颜。

1987年竣工的红光市场,上市商品1000多种,每日来这里交易的人数约1万人次,1990年成交额达到1305万元。

人走城空,曾经热闹非凡的生活区已荒草丛生。

如今搭载绿皮小火车前来石炭井旅游的游客与日俱增。

重新焕发生机的翡翠湖。

影视剧剧组在石炭井取景拍摄。

“突然间就火了,让人猝不及防!”年末岁初,寒冬凛冽,说起两个月前发生的事情,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街道居民葛义红仍津津乐道。

2023年“十一”期间,位于贺兰山腹地的石炭井翡翠湖被一位网红拍成短视频传播后,引来大量游客前来打卡,造成拥堵。

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兰恩赦和同事赶往现场疏散交通,却出现了有趣的一幕:自己被堵到里面出不来,等交通恢复正常,被困4个多小时!

“我是石炭井的一双眼睛,如今亲眼看到我们的‘小香港’回来了!”作为亲历了石炭井从无到有、从辉煌到没落再到重拾荣光的见证者,61岁的葛义红感慨道。

繁华

“百里矿区”名远扬

1962年,葛义红出生在了石炭井的“生长”时期。

石炭井矿区的问世,深烙着时代的印记。

1958年,为满足酒泉钢铁公司的煤炭供应,国家投资建设石炭井矿区,来自全国各地支援宁夏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来到这片建设热土,包括从山东千里迢迢而来的葛义红父母。

来自全国的建设者们,扎根深山,冒严寒、斗酷暑、战风沙,建矿采煤、修路架桥,建医院、办学校,商贸往来,社会交融,让这个曾经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焦煤基地之一。

一度,这里因出产“太西煤”而享誉国内外,有贺兰山“百里矿区”之称,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点,也是宁夏煤炭工业的主要发祥地,最好的一年,煤炭年产量达到730万吨。

宁夏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铁,就诞生在这里。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石炭井,曾于1970年被正式宣告成为石嘴山市第二个城市区。

这些来自全国的建设者们,把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时髦商品带回来:录音机、电视机、喇叭裤等,都从这里兴起,引领着宁夏的时尚和消费潮流。

“从我记事起,这里就繁华无比,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当地人都形象地叫它‘小香港’。”说到这里,葛义红陷入回忆。那时候,矿区的灯火彻夜长明,周末会吸引很多外地人赶来消费、游玩。

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矿二代”葛义红沿着父辈的足迹成长,先后在矿区后勤、食堂、锅炉化验室工作,后来又管理矿区幼儿园、单身公寓。年轻的葛义红,意气风发地走在矿区里,人生的高光时刻就如同同时期的石炭井。

上世纪90年代,矿区发展至鼎盛。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石炭井有住户19208户,人口达到75237人。人口最多时,接近13万人,仅矿区干部职工就达3.6万人。

空城

衰落撤并一地伤

“谁也想不到,盛极转衰来得如此之快!”葛义红说。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传统工业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生态环境恶化,人口随之减少,石炭井也成为其中之一。

2002年,石炭井人口数量锐减一半,降到6.4万人。当年10月,经自治区政府上报国务院同意,作出撤销石炭井区的决定。第二年8月,大武口区在石炭井设石炭井街道办事处。

石炭井矿务局被撤,神华宁煤集团、矿区关停,职工被分流到灵武红柳煤矿、枣泉煤矿……32年,从煤炭资源的发掘、开采、畅销,到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城市功能的逐步萎缩,石炭井这个老牌矿区,成为一个大时代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建设发展转型的缩影。

“当时敲锣打鼓举行了欢送仪式,但车上车下所有人都哭得稀里哗啦。”葛义红至今清晰地记得送别职工的场景,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这一分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大家隔着车窗号啕大哭,宣泄着心中的不舍。

葛义红选择了留守:“我也曾去山东老家、银川和大武口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总感觉浑身不得劲,只有回到这里,才能找到自己。”

石炭井成了一个空城:辖区面积35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街道在册户籍人口2417户4072人,但常住人口只有182户259人。留守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退休职工,葛义红在干好街道办本职工作之余,承担起照顾这些老人的责任。她的热心肠在当地有口皆碑,老人们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乐意找她帮忙。久而久之,“葛姐”之名妇孺皆知。

治理

我见青山多妩媚

如今的夏天,再登上石炭井大磴沟甘泥台,满眼看到的都是鳞次栉比的绿植,一株株树木、一片片草地裹在大山的躯体之上,像一层铠甲,让昔日疤痕遍体的“父亲山”重焕活力,再展雄姿。

在生态修复之前,大磴沟有5家煤矿企业、45家洗储煤场,开采形成5处大型矿坑,采矿遗留10余座渣山,山体植被破坏殆尽,煤尘弥天、污水横流,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是贺兰山石嘴山段污染最严重、环境最恶劣的区域。

“那个时候,在矿区生活一定要牢记两件事:一件是不能穿白衬衣,出门就变脏;另一件是不敢开窗户,开窗一小会,家里很快就会覆盖上一层煤灰。”葛义红回忆。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全面启动实施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2017年以来,包括大磴沟在内的贺兰山石嘴山段累计完成整治点位278处,关闭退出煤矿39家、非煤矿山61家、涉煤企业582家,治理无主渣台4156亩,整治废弃矿坑13处,修复生态面积146平方公里。

几年间,大磴沟累计栽植各类乔木20万余株、灌木50万余株,撒播草籽6000亩,形成林地4平方公里,彻底改变了以前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成为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的一个示范样板。

“每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了一份我们的希望。”本来到了退休年龄的葛义红,被返聘为石炭井街道办环卫站站长,全程参与了生态修复。

大磴沟翡翠湖,其实就是个大矿坑,由地下水渗出来形成的一个臭水坑,葛义红再熟悉不过:一次,一个剧组在翡翠湖附近拍戏,其中一个场景需要把泵沉入湖中抽水灭火,谁知水质太差,一个星期时间泵就被腐蚀,多吓人!

2023年4月,葛义红突然发现,翡翠湖的水变绿了,不仅没有了刺鼻臭味,湖面上还发现野鸭子的踪迹,空中也多了很多水鸟。后来,翡翠湖被一名网红拍成短视频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关注,随即在当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发生“大拥堵”。

“去年石炭井吸引游客达到13万人次,正好和当年矿区最鼎盛时期的人数相当。这也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葛义红由衷感慨道。

转型

文化兴城慨而慷

日前,记者在石炭井走访时,恰逢院线电影《大风吹》在这里取景拍摄。

“拍电影对场景的要求特别高,我们之所以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这里复古的场景跟影片剧情相符。”剧组工作人员说,剧组之前曾在新疆、甘肃等地多次勘景,结果并不满意,来到石炭井后,似曾相识的场景就像从剧本里拷贝出来的,令所有人眼前一亮。2023年8月,开机仪式隆重在这里举行。

让葛义红没想到的是,石炭井这些保存下来的老房子、老街区、老商铺,以及破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斑驳的标语等,成为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工业文化,更成为当下这座城市转型发展的最大一笔财富。

矿区“披绿”,影视“掘金”。2017年,沉寂多年的石炭井开启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努力蹚出一条生态工业文化旅游+影视拍摄+体育赛事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以另一种全新的姿态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万里归途》《我的父亲焦裕禄》《山海情》《爱在苍茫大地》《槐秋》《绿皮小火车》等30余部影视作品先后造访,这里成为现实主义、军旅题材、怀旧年代、未来科幻等影视剧的绝佳取景地。

葛义红更忙了,作为石炭井的“万事通”,剧组有什么需求、哪一幕场景要去哪里拍摄,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拨通“葛姐”的电话。

在服务好影视拍摄的同时,石炭井又将绿皮观光小火车、工业遗址与贺兰山生态治理成果、军事遗迹、影视拍摄点有效串联,开发打造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特色游线,吸引自驾游、团体游、研学游、党建团建等各类群体参观游览,游客与日俱增。

从昔日繁花着锦的“百里矿区”,到无人问津的“空城”,再到脱胎换骨的文旅影视小镇,石炭井见证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讲述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书写着一个向死而生的传奇。

--> 2024-01-16 本报记者 陈 郁 祁国昌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6130.html 1 我是石炭井的一双眼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