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围绕我区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自治区工商联提交了《关于补齐短板高标准建设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提案》,针对存在的问题短板提出意见建议。经过广泛调研,自治区工商联认为存在的短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综合试验区风土环境独特,土地资源边界有限。二是葡萄酒长廊设施滞后,补短板补弱项需加强。三是区域公共品牌不强,影响力还需提升。
为此,自治区工商联提出四方面建议:坚持生态优先,走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扎实做好“葡萄酒+生态”文章,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突出节水增效,突出生态涵养,突出绿色循环。将贺兰山东麓百里绿色长廊打造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标准化数字化新技术,提升产区产品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葡萄酒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与国内国际一流葡萄研究所、研究院进行人才、培训、技术、项目等交流合作。引进和创新智能酿造、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免埋土葡萄品种改良培育、抗旱抗寒苗木培育等关键技术,促进葡萄酒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将技术中心打造成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研发及转化机构。在葡萄酒酿造方面,加大对葡萄酒酵母、果胶酶等关键酿造辅料的研发、投入与应用。推进国家葡萄酒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构建从环保、种植、生态酿造到深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在葡萄酒产业链方面,鼓励龙头酒庄企业开展葡萄皮、籽再利用研究,开发葡萄籽油、葡萄汁饮品、花青素、单宁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坚持市场导向,扩大品牌引领。政府加强维护、治理、推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公共品牌,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管理,规范酒庄应用产区公共品牌标识。加大龙头酒庄培育力度,依托龙头酒庄和行业(产业)协会,建立葡萄酒质量分级标准。加强与国内外媒体的合作,吸引国内外电影电视、拍摄团队来宁,讲好中国葡萄酒产区故事。
科学规划与政策扶持同步发力,引领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对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合理布局酒庄发展规模和葡萄品种,推进产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将酒庄纳入农业产业扶持范畴,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充分运用现有产业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葡萄酒产业信贷支持,助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