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通过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快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打造新时代文旅强市和大西北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随着文旅产业整体向纵深化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特点层出不穷,银川市文旅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当前,银川市文旅产业供需矛盾突出,消费需求多元,有效供给单一是制约全市文旅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障碍。只有顺应旅游消费多元化、产业要素集约化、产品体系特色化、景区景点品牌化和管理服务智能化的发展新趋势,坚持用创新的理念、方法来谋划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不断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才能使银川市文旅产业增添生机活力,增强竞争实力。
发展文旅产业新业态。要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以冰雪资源为抓手,根据季节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结合银川市冰雪旅游、温泉康养、美景美食、民俗节庆等文旅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策划冬季旅游滑雪季宣传营销系列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要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银川市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不断打磨,推出独具特色、彰显地方人文情怀的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科学规划景区开发。结合各旅游景点自身资源优势,对现有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大力开发具有独特性和比较优势的游玩项目,培育和孵化代表城市文旅形象的IP和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要延伸产业链。围绕旅游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食、住、行、游、购、娱,通过发展“文创+”模式,打造“文创+科技”“文创+美食”等多种业态;结合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多样化的文创产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解决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构筑文旅人才新高地。人才战略是银川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贯穿银川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到运营管理全过程。因此,文旅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合作。一是建立科学的文旅人才评价机制。相关部门应制定文旅产业高层次人才评定标准、构建文旅产业人才动态评估体系,大力培育旅游业创新创业带头人。二是鼓励本地高校培养文旅专业人才。政府部门须高位统筹、支持本地高校文旅专业加快发展,通过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等方式,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确保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三是引导企业制定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文旅企业应牢固树立好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化在职员工考核,建立健全人才等级晋升、退出机制,加大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实用型人才,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完善文旅服务新体系。要提升景区交通可达性。按照“交通+旅游”的发展思路,提升汽车站、服务区等公路设施的旅游服务质量,优化交通枢纽与城市、景区的衔接,开通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至重点景区的直达快线,实现交通枢纽至旅游景区的无缝衔接。整合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总体规划,集中整治景点周边道路交通问题,提高公路通行效率,美化亮化沿线环境,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加密旅游线路或增加旅游专线,降低出游时间成本,满足游客交通需求。要完善景区周边基础设施。通过优化布局,完善旅游线路周边、旅游景点周边、旅游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沿线餐饮、酒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打造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推动住宿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公共服务质量。要科学规划景区布局。依据游客慢下来、深体验、舒适化的游览需求,适当布局文创店、主题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为游客带来美好旅行体验。
塑造银川文旅新形象。一是科技赋能,引领文旅新体验。结合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背景,转变营销宣传意识,拓展宣传途径,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营销、精准营销、系统营销,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差异化营销,提高营销宣传的有效性。二是丰富手段,创造营销新效果。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尤其是新兴自媒体及短视频平台,孵化旅游IP,加强智慧化、智能化宣传,挖掘各景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让宣传更有创意,提升银川文旅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采取丰富多元的营销方式,通过讲述走心故事等进行情感营销,提升品牌价值。三是加强合作,激发文旅新活力。深化区内外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与其他旅游城市的旅行社、机构、企业等合作,通过联合推广、优惠活动、定制服务等合作方式,不断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效应。通过创新产品营销手段,将最佳的创意与最优的组合呈现给消费者,使营销更具吸引力。四是全民参与,彰显文旅新面貌。随着新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新媒体内容生产门槛越来越低,逐渐从专业化走向全民化。通过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充分挖掘广大用户的内容生产潜能,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宣传员,个个都是旅游从业者,人人都是旅游代言人”的良好氛围,彰显银川市文旅行业的新面貌,推动银川市文旅产业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执笔:王中佳 张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