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镇长,你看着这节目行不行?能上台吗?”1月24日,在灵武市临河镇下桥村村部文化站,村民薛忠问道。薛忠口中的“娜镇长”叫李娜,是临河镇分管文化、旅游的副镇长。农历新年将至,临河镇举办首届“村晚”,由于没有经验,对辖区村民到底有什么绝活李娜还真没有十足把握。为此,她跑完上桥村,跑下桥村,走完二道沟村,又来到临河村,充分了解村民们的节目排练情况。
下桥村村民薛忠今年75岁,得知镇上要举办“村晚”后,他和村上几个老伙伴合计,也要出一个节目,作为镇上的高龄组表演者,给大家起个带头作用,以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到首届“村晚”中。
说干就干。1月初,薛忠、徐文有、赵文连、徐波、李建忠、刘吉祥等6人,组成了临时乐队,年龄最小的53岁,最大的83岁。他们各有所长:徐波吹笛子,徐文有、刘吉祥、赵文连、李建忠拉二胡,薛忠弹电子琴。为了挑选演奏曲目,他们经过反复排练、磨合,每天集中练习2个小时,最终确定《南泥湾》《最美的歌唱给妈妈》和《拥军秧歌》3支曲目。
“娜镇长来了,我们把曲子完整演奏一遍,看有啥不妥的地方,大家抓紧时间再练、再编。”薛忠提议。3支曲目演奏完,李娜忍不住鼓掌叫好:“爷爷、大叔们,真没想到大家演奏得这么好。我只有一个要求,时长控制在6分钟内,3支曲子演奏的时候,中间不能停顿。”薛忠接话道:“可以,我们再加点过门,时长正好是6分钟。”这一句非专业人士的专业“过门”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去年12月底,临河镇开始筹备“村晚”,辖区7个行政村的积极性都很高,3天之内,各村就上报了所要表演的节目。“原本预计每个村出一个节目,镇政府、派出所、卫生院再出四五个节目,一场‘村晚’也就够了,没想到从独舞、旗袍秀、乐器演奏、小品、三句半再到歌曲改编,足足有16个节目。”李娜欣慰地说。
临河镇连续10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灵武市第一,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当地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健身、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也愈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