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强永利)“涉及被告数十家,但十来天时间,纠纷就全部解决了,确实让人意想不到。因为走了诉前调解的程序,不需要开庭,就连诉讼费都省了,太方便了。”1月28日,说起第一次打官司的经历,宁夏瑞沃水资源工程研究院员工王银娜,直呼没想到。
两年前,宁夏瑞沃水资源工程研究院给一些养殖户做水资源论证咨询,项目完成后咨询费却一直拖欠,少的有3000元,多的有两三万元,涉及二三十家。去年,该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立案后,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共享法庭法官田丽丽第一时间联系涉案养殖户,约定诉前调解,线上线下多次沟通,有的当即结清欠款,有的约定了明确的还款时间,原被告双方均不需来回奔波,省去了执行环节,减少了诉累,促成纠纷高效解决。
行动上早一步,源于理念上高一头。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辖区注册企业10000余家,常驻企业300多家,知识产权纠纷多、买卖合同纠纷多,为了集中化解涉企纠纷、涉知识产权纠纷,2023年下半年,经过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统筹,在西夏区委政法委整合银川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以及西夏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法学会6家单位,依托经开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现有办公场所,在不增设人员编制、不建设办公用房的基础上成立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环境法治工作站,“组团式”为辖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法律援助、背景审查、纠纷化解、风险研判、诉前调解、打击犯罪、案件审理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站式服务,实现矛盾纠纷联调、法治活动联办、规范执法联动、特殊人群联管、基层基础联创、源头预防联治,让企业安心生产,专心经营,放心投资。
这成为经开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金标准”。去年10月,辖区一家房地产企业涉及1134件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经联合调解,一揽子解决,杜绝“案子办了,企业垮了”。
“企业有所呼,政法机关就要有所应,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拼法治服务、拼法治保障、拼法治环境,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凝聚服务合力,营商环境法治工作站专门设立了功能型党支部,6家单位依次轮值,实现“进一家门,解百家难”。截至去年底,营商环境法治工作站共梳理辖区企业及居民各类矛盾纠纷336件,化解158件,诉前矛盾纠纷和诉讼案件即时结清56件,维护涉经开区企业权益案件标的额1370.51万元。
“实践证明,离企业近一些,解纷就能快一步,法治化营商环境就会好一分,企业的发展信心就足一分。”田丽丽说,通过护商、惠商、安商,为经开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2023年,银川经开区在自治区营商环境综合考核中位列工业园区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