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后,年的味道越发浓郁。
行走在商场中、穿梭在街头巷尾、信步在大小社区,银川市内处处彩灯高悬、年味十足。有人挥动着毛笔,将写满欢喜吉祥话的春联免费送人;也有人舞动着剪刀,剪出红红火火的民俗画,展示出非遗文化的非凡魅力;更有商场、景区搭起台子跳起舞,演起了社火、舞起了狮子,把传统年俗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上周末某女明星现身银川一商场,在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语之后,还在宁夏非遗传承人伏兆娥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了一幅剪纸作品,让民间剪纸这一非遗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
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共情力!看似简单的一支笔、一把剪刀、一个布艺狮子,却可以让原本不相识的陌生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新春佳节的浓浓烟火气。从感恩生活到辞旧迎新,从欢聚一堂到走亲访友,过年是有关时间的仪式感,也是和文化密不可分的精神依归。一直以来,年都是内涵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意象。“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岁月流变,“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的人事更始,都在一个“年”字之中。从年的文化味儿中,我们品出了收获与总结、除旧与纳新、团聚与相守、欢乐与憧憬、砥砺与畅想,在这个过程中,春节文化作为一个共同的纽带,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浓烈的色彩和欢腾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以及蕴藏其中的文化魅力。
历久弥新的中国年蕴藏着永远不变的文化味,但文化味的体现却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更为丰富的呈现形式。随着新春佳节逐渐临近,我区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各样的送文化活动,不少商业体和旅游景点也纷纷放出大招,打造文化年味儿吸引消费者。这无疑是好事,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水涨船高,人们更加期待更优质、更丰富、更个性化的文化资源供给。尤其是春节,在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里,更应该敏锐捕捉到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变化,如果提供文化产品还只是像从前那样,拘泥于“老三样”,想当然且一厢情愿地开展文化活动,就容易招致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甚至让人们产生“年年岁岁花相似”的乏味感,更别提借春节之机提升文化自信。
莫嗟年景暮,转眼是新春。春节,在这个最能寄托和承载中国人情感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守望梦想花开,多些奇招妙招,让公众多多体验非遗迎春接福、开卷有益文化送福等文化活动,在聚焦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在突出传统习俗上多些创新,品春节的文化味、家国味和奋斗味,在文化的映照下让春节年俗大放异彩,蓄积起新的一年继续奋斗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