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年 味

杨治安

“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每到岁末年终,恍恍惚惚感觉到年的脚步,隐隐约约闻得到年的味道。年关未到,思亲情深、思乡情切、思友情重,这是心灵的感应还是根须的呼唤?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时光闯进腊月门,年味更是一天比一天浓。过了“腊八”,犹如按下“快车键”,人们“忙年”的节奏明显加快。君不见,千家万户除旧布新,左邻右舍喧扰忙碌。尤其是农村,每个院落,都升腾飘荡着“年”的味道;每个集市,都释放着“年”的诱惑。

家乡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到正月二十三的“燎干”。春节即新年的第一天,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烧香上供、敬神祭祖。早饭毕,村里人每家都是全家出动,还要赶上牛羊等牲畜到大门外“迎喜神”。

从正月初二开始,“浪”(走)亲戚看朋友,既是拜年又致问候。初五称“破五”,早餐吃“搅团”,意“缠五穷”,晚餐吃饺子,称填“穷窟窿”,并将新年几天积攒的垃圾倒到村外,称“倒穷土”。初七称“人七”,忌走亲访友,晚餐要吃长面,晚上各个房间都要点上灯,还要睡迟一些。初九称“上九”,社火“出窝子”,文艺活动渐入高潮。十五为元宵节。家家户户蒸包子、滚元宵、捏面灯,至晚张灯放花,儿童挑上灯笼游村串户。农村新嫁娘要在这一天回娘家观灯,谓之“躲灯”。二十三为燎疳节。农村各家都要准备干柴,而且必须是当天从家外捡拾回来的。晚上在家门前点燃柴火,所有的大人小孩在火堆上跳过来、跳过去“燎干”。柴燃尽后,主人用铁锹扬起“火子儿”(带火星的灰),看扬起的火穗问在场的人:“啥花?”众人答:“麦子花!”如此这般,“玉米”“糜子”“荞麦”“洋芋”……扬起的啥“花”(火星)多,就意味着今年这个作物的收成好。

记忆里,改革开放前,炸油饼是年前家里的一场“大戏”。临近除夕的一两天,母亲发面、准备柴火。凌晨时分,她又选择姐姐或大嫂作为帮手,把厨窑(伙房)的门闭紧压实。因为那时农村缺衣少粮、大多挣扎在温饱线上,过年炸油饼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谁家炸油饼绝不能让外人知道。还有,据说炸油饼时要少走动、少说话,更不能喝水、吃东西。否则,一有动静油就被“吓跑”了,吃喝就把油“喝(吃)掉”了。待黎明时分,睡眼蒙眬的我总会被母亲叫起,半睡半醒,一个散发着胡麻油清香味的油饼已经递到了我手上,眼角屎还未擦掉,我已钻在被窝里大快朵颐。时至今日,母亲做的油饼的特殊味道,我还是没有忘记。

犹记得小时候,年三十华灯初上,我们兄弟姐妹总是不约而同围在父亲左右,眼巴巴望着,等父亲给我们“散钱”(发压岁钱),有时还会附带给每人“散”一两个水果糖或核桃或花生等等。1976年的除夕,父亲居然给我“散”了五角钱,我心花怒放。因为年前我见到班上一名同学拿的文具盒——铁皮铅笔盒,“惹眼”(羡慕)得不得了。有了这笔“巨款”,我“决定”一定要买一个。那个年似乎过得很长,年后也是“度日如年”。好不容易到了暑假,趁着“集日”,我跟着“赶集”的堂兄,步行十几公里到公社供销社,终于有了我自己的“铅笔盒”,而我的那笔“巨款”也只剩下一分钱了。

一次正月初二,午饭刚过,大姐和大姐夫就来了。母亲赶紧招呼我:“快把盘子折箩,给你姐夫把水(茶水)倒上”,边说边向家里(厨窑)走去。一会儿,喊我端盘子,四个凉菜,有荤有素,我们陪着姐夫边吃边聊,我误把醋当成黄酒给姐夫倒上让他喝。一段插曲,一世亲情,直到现在这还是我们家庭或家族聚会时的谈资和笑料,可这醋却永远也“喝”不上了,更不要说能喝上母亲酿的黄酒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从等着过年到赶着“奔年”,儿时过年的情景、“游子”奔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已到了为子女忙年的岁月,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年逾花甲,物非人非,记忆深处“守岁接长筵”的浓浓年味,早已化作“举头望明月”的缕缕乡愁。

长夜未央,亲人团聚,聊聊离愁别绪,唠唠家长里短;灯火可亲,好友相聚,叙叙陈年往事,说说新年憧憬。或是提上一份可多可少可轻可重的“礼当”(礼品),三五成群,走亲串友;或是兄弟姊妹姑舅表叔凑在一起,“打双扣”“捉麻子”“折牛腿”(均为扑克游戏),让欢声笑语带走疲惫,用亲情乡情抚慰心灵。

念过往,盼将来。“老心多感又临春”“故乡今夜思千里”。啥是“年味”,“年味”就是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是陆游的“灯前小草写桃符”;年味,也是叶颙的“历添新岁月”“欢笑白云窝”,是刘禹锡的“喜逢新岁来”“寿酒让先杯”。年味,更是母亲做的油饼味,是把醋当黄酒喝的酸爽味,是亲朋好友“挖坑”(也称“打红四”,一种扑克游戏)、“划拳”的嬉闹味。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从围炉守岁到春晚相伴,从盼着吃穿到读书“充电”,“过年”只是一种形式,“年味”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心态、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最暖烟火气,最抚百姓心。春节即是过年,过年亦是迎春。这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看重的,最有仪式感也最有烟火味人情味的节日,寄寓着民族精神。迎春,就是迎接万物生命。过年,就是对春回大地的礼赞。当家人举杯相庆时,一年圆满收官。当然,更重要的是,不管身在何地,幸福安康、平安和顺、收获满满,就是一个快乐年!

春节常青,年味永恒。举杯贺新年,敬自己、敬家人、敬国家;新年再奋斗,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

--> 2024-02-06 杨治安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09324.html 1 年 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