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传来的爆竹声,宛如新年的闹钟,用欢快的节奏提醒我们春节的到来。街道两旁,色彩斑斓的灯笼和花灯点缀着大街小巷,温暖而浪漫。春联挂满街边,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集市里,商贩的叫卖声为热闹的节日气氛再添一把火,他们的声音就像春节的一曲歌谣,传承着古老的味道。有些元素是春节恒久不变的标志,也有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遗忘。
小时候,年味令人充满期待。在那些充满憧憬的日子,年的到来总是让人翘首以待,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家的温暖,母亲的味道。
随着腊月的到来,家中的忙碌也随之开启。清扫房屋,榨油、磨面、劈柴、铡草,还用报纸糊墙,贴窗户纸,把母亲剪的窗花贴上,家就跟新的一样,我们细心地装扮。如果年景丰收,家中的喜悦就更浓烈了,备美食、做新衣,当这些事儿告一段落,小年就近在咫尺了。母亲开始蒸馒头,炸油饼,她灵巧的双手能将馍馍做出十几种花样,每一口都是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
记得有一回,趁父母忙碌之际,我和姐姐带着村里的小伙伴,偷偷地割下家里备好的一块肉,将铁炉子的炉盘擦得锃亮,然后将瘦肉切片烙熟,撒上一些盐,那简单的味道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
年三十的夜晚,家的温暖达到了顶峰。母亲先煮一锅饺子,让我们每个人都尝上一小口,晚上八点,她又开始煮骨头。在那个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啃着骨头,共享天伦之乐,父亲还会小酌几杯。
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然而,这些年,过年的气氛似乎逐渐减弱。那曾经简单纯粹的年味,现在已融入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春节假期成了我们停下脚步的时刻。年三十晚上,我和妻子会准备丰盛的晚餐,桌上美食琳琅满目。但是,面对这些佳肴,每个人的筷子似乎都变得小心翼翼,盘中餐常常剩下大半。接下来的三天春节假期,我们便循环往复地品尝着年三十的剩菜,这成了我们节庆传统的一部分。
或许,春节的味道并非真的淡了,而是我们的味蕾被岁月赋予了更深的感知。那份责任和担当,正是成长的象征,它让我们的春节更加丰富、更加完整。而这,也正是春节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家庭团聚、文化传承和责任承担的完美体现。
年的记忆,是家的记忆,是母亲的味道,是成长的印记,它让我们在时光的流转中,感悟生活的美好,体会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