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春雪后的宁夏农垦集团暖泉农场中部50亩盐碱地,沐浴在阳光下,静待新一年的播种。
由于盐碱化程度过高,这块地过去几十年都无法耕种庄稼。
“过去也曾有种植户尝试种植作物,但每次几乎颗粒无收。”暖泉农场三队三片区负责人王金福告诉记者,没想到在科技助力下,这块曾在岁月流转中被放弃的土地,奇迹般地迎来了新生:经过盐碱地治理,农场的土地质量整体得到了提升,可以大面积种植玉米等作物,产量也有保障。
逆袭,源自一次课程。2022年初,王金福在自治区科技厅的组织下,聆听了由北方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杨国平主讲的“微生物刺激植物抗盐碱”技术课程。
“杨教授的碱抗微生物菌剂研究与我们面临的盐碱地改良问题方向是一致的,如果农场那块闲置多年的盐碱地荒滩能够通过科学技术进行改良,对农场和种植户来说都是好事。”王金福说。
彼时,在自治区科技厅、银川市科技局立项支持下,杨国平团队启动《玉米苜蓿抗盐碱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玉米抗盐碱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项目,开展玉米抗盐碱研究与示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王金福与杨国平一拍即合:“科技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也想在严酷的条件下测试微生物抗盐碱技术。”当年4月,在杨国平的带领下,科研团队来到暖泉农场的盐碱地取样,为种植玉米做准备。
从科研理论到治理实践,需要跨越的沟坎不计其数。
犁地、浇水、播种、施肥……这些在普通土地上易如反掌的操作,在荒芜许久的高度盐碱地上推进得格外艰难。克服了机械耕种“水土不服”、用水紧张等难题后,团队给盐碱地播上种子,通过全覆盖喷洒微生物液体有机肥,将玉米抗盐碱微生物施入土壤,在玉米根际形成优势菌群,为作物生长“保驾护航”。
时光流转,曾经的荒滩上出现了奇迹。一株株玉米笔直挺立,结出饱满的果实,2022年10月,暖泉农场迎来收获季。经过测量,这块地当年的玉米出苗率达70%,产量为525公斤/亩;在技术改良的不断作用下,第二年,玉米产量为650公斤/亩。过去几乎无法出苗的盐碱地,在碱抗微生物菌剂的科技加持下,成为实现中等产量的改良地。
“2022年种植玉米后,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部秸秆粉碎翻入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土壤保水性和透气性增强,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加,因此,2023年实现了增产——这就是我们说的边种植、边改良。”杨国平说。
从荒芜到沃土,科技是最好的“改良剂”。
“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方法成本高,中度盐碱地改良成本每亩每年1500元至2000元,重度盐碱地每亩每年3000元以上,盐碱荒地开发成本每亩每年1万至3万元。”杨国平介绍,为找到成本低、效率高的办法来改良盐碱地,他和团队历时10年攻关,从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菌种中测试筛选,寻找有益于作物的菌种。经过实验室反复验证以及田间试验,探索出“微生物刺激植物抗盐碱‘3+1’模式”,该技术成本约120元/亩。
为了让这项起源于宁夏的技术惠及我国的盐碱地,该团队今年在平罗县、吴忠市红寺堡区等地开展示范试验的同时,还将在山东、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盐碱地示范试验,通过不同地区的试验,不断完善技术,让微生物在我国的盐碱地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过研究,我们开发出一系列的抗盐碱、抗重茬的微生物菌剂产品,不仅在盐碱地上实现高产、稳产,还有效降低了农药用量,用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害的发生,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杨国平介绍,团队将继续做好研究和实践,为盐碱地治理作出更多贡献,推动宁夏农业微生物技术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