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开放日里看“开放”

——宁夏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姜 璐

聚焦宁夏新发展,倾听宁夏好声音。3月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住地二楼会议室里,宁夏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举行开放团组活动。

开放团组活动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国彭博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境内外45家媒体的77名记者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加快科技创新等话题,向代表们发问。

开放日里看什么?代表和记者的一问一答间,宁夏展现出满满的自信、底气和担当,也让一幅牢记嘱托、追赶超越的美丽新宁夏画卷映入大家眼帘。

听!不同领域的“宁夏足音”

宁夏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党中央的特殊厚爱转化为建设美丽新宁夏的不竭动力?成为中外记者们关注的话题。

犹记2016年7月和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宁夏,为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把舵定向。

追溯宁夏的奋斗足迹,在这片热土上,发展的铿锵步履从未停歇。这些年,宁夏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辩证思维勇往直前、拼搏奋斗,拿出“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干工作”的进取心攻坚克难、争先进位,着力抓人均水平和有质量的增速,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宁夏答卷”。

这是一张写满关切的问题清单——

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县(区)两级全覆盖,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还将开展哪些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宁夏在算力发展方面有何独特优势……

这是一份鼓舞人心的成绩汇报——

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万元GDP水耗下降15.2%、能耗强度下降9.6%;

通过一系列有效利用,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让宁夏从“黄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作物主效耐碱基因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铸造砂型3D打印机荣获“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研制出世界最大的10米超大采高智能刮板输送成套装备……

在这场特别的“观察会”上,记者问得关切、代表答得自信。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在国内外舞台绽放异彩、备受关注的宁夏;答案的背后,彰显的是在奋斗路上敢于自我突破、不断追梦前行的宁夏。

如今的宁夏,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王学军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到一个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有一位叫王兰花的老人,组建了一个热心志愿服务小组,十几年如一日为各族群众提供无偿服务,该社区连续19年开展“社区邻居节”等活动,各族群众相敬如宾、其乐融融。王学军感慨地说:“这种邻里相亲的感人场景在宁夏比比皆是,‘四个与共’已融入塞上儿女的血脉深处,‘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为各族群众发自内心最深情的表达。”

医疗、教育等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孙志代表介绍宁夏把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的实践时,提到一组数据:在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10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2%)的基础上,安排资金8.3亿元支持区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孙志表示,今年,将集中财力支持深化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加基础优质学位供应,深化社保扩面提质工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年提高60元,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继续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现场,满是“枝叶总关情”的暖意和温情,快门声不断、闪光灯不停,宁夏把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新特长”展现给各个媒体和记者,全方位展示一个奋进在新时代,有自信、有底气、有力量的宁夏。

看!不同维度的“宁夏印象”

开放日活动,对于宁夏而言,是展示自身形象、扩大对外交流的最佳时机;对于各路媒体来说,是认识宁夏、了解宁夏的最好窗口。

媒体记者早早赶来,照相机、摄像机密密匝匝排成一列。还不到8时,记者席就已经坐满了。

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在中国工作多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得知宁夏代表团要举办开放团组活动,他第一个报名:“我在宁夏工作了10年,今天感觉像回到老家一样,用家乡话讲,这次开放日‘美得很’!”方浩明表示,自己多次参与中阿博览会的报道,一直非常关注宁夏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他惊喜地发现,宁夏这些年取得了诸多好成绩、探索了不少好经验。他一定会把进取、美丽的宁夏介绍给更多阿拉伯国家的人民,推动中阿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互动中,记者精准发问、代表坦诚作答,在场的人不禁感叹——信心是底气,更是号角,宁夏正是因为有了信心,发展的脚步才如此铿锵有力。

法治日报社浙江记者站记者王春感叹,通过活动充分感受到了欠发达地区在奋力“弯道超车”中取得的斐然成绩,充分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和高颜值生态、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实干担当。作为一名来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的记者,更是忍不住为宁夏践行“两山”理论、坚决筑牢祖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点赞,对既要发展也要安全还要生态文明的塞上江南也更加充满期待。

“开放团组活动,给我的感觉是‘有备而来’。这个‘有备而来’不仅是指材料准备得很充分,最主要的是指工作思路清、方向明、谋得实、干得好。”科技日报社《科普时报》记者王文洁表示,在她的印象中,宁夏是业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葡萄酒很有名,羊牛肉也很好吃。今天参加活动后,对宁夏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亚马逊考察全国83个地区、综合对比219项指标,最后决定将国内唯一自建数据中心集群落户宁夏中卫市。“宁夏敢于把区位、气候、能源等优势无限放大,让外界看到、感受到宁夏的好,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记者们在“百闻不如一见”的感慨中,惊喜地发现如今的宁夏,正在用一桩桩事实、一项项数据、一次次探索,书写欠发达地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崭新篇章。

奋进的宁夏,展现最美的姿态。迎着春天,我们已经开始新一轮起跑。

--> 2024-03-07 本报记者 姜 璐 ——宁夏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侧记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2467.html 1 开放日里看“开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