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交谈乐,舟载向前行。
宁夏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汉、回、满、壮等48个民族,大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近年来,我区组织开展“七抓七促”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石榴籽”思政课,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区)全覆盖,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教育和激励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共同目标,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宁夏如何起笔、运笔、落笔,答好这道“必答题”?连日来,宁夏代表团的代表就着力构建高共情团结新局面,建言献策,聚智辅政。
石榴花开别样红
3月6日上午,宁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吴忠市委书记王学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述了一个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故事。
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有一位叫王兰花的老人,组建的热心志愿服务小组十几年如一日为各族群众提供无偿服务,该社区连续19年开展“社区邻居节”等活动,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这种邻里相亲的感人场景在宁夏比比皆是,‘四个与共’已融入塞上儿女的血脉深处,‘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为各族群众发自内心的最深情表达。”王学军感慨道。
19年里,王兰花热心小组累计帮助7200余人,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化解邻里纠纷600多起,团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近10万人。
如今,吴忠市每5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总计超过2100万小时,参加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吴忠市,各族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分享特色美食、同演文艺节目,于你来我往中系牢了守望相助的团结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不竭动力。
石榴花开映山红,暗香浮动满长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锚定进一步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目标,宁夏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石榴籽红抱成团
20年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姑娘马海伦,嫁给了宁夏的回族小伙,跟汉族婆婆生活在一起。20年来,不同民族的三个人一起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奋力投身到宁夏这个大“家”的建设中。
“女儿常常说,在我家,每天都见证着民族大团结。”聊起自己家中事,马海伦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的多民族家庭,就是‘三个离不开’最真切的体现,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有力见证者、亲身经历者、直接受益者,这是值得我们全家骄傲的事。”
这是宁夏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梅发言时分享的一个小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宁夏有很多,各民族团结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是宁夏人的平凡日常。“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铸’不是建筑的‘筑’,而是熔铸的‘铸’,民族团结不只是一砖一瓦的建筑,更是水乳交融的熔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命运与共。”李东梅说。
她建议,加大对“嵌入性社区”“完整社区”“便民服务圈”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避免概念混淆、工作交叉、政出多门、重复建设,让百姓家门口的生活半径成为“幸福半径”。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
今日宁夏,各族群众生活幸福和乐,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大团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榴汁甜扑鼻香
李东梅分享的另外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奋斗的。
2003年,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农民马万平在银川打工时看到了一本《钢筋工绘图基础》,一本旧书,摊主要价10元钱,妻子怕花钱,扯着袖子说:“别花那个冤枉钱。”他犹豫了半天,还是买了这本书。
之后,他钻进书里研究绘图知识,比对建筑工地如何更节省材料,慢慢成了工地上的预算员,工资从一个月五六百涨到六七千。那是马万平第一次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2016年夏天,杨岭村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马万平回到村里,为四五个建筑工地做预算,一个月能拿到一两万元收入。
在马万平的带动下,村民们逐渐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各族群众纷纷依托当地的生态、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村民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杨岭村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很大篇幅安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马万平,不用走得太远,在家门口也能有收入、有生活、有幸福。”李东梅的发言让在场代表们频频点头。
石榴花开红胜火,石榴汁甜润心窝。
在宁夏,团结一心、勠力奋斗,是深入骨髓的精神基因,马万平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各族群众的日常中。全区各族群众同气连枝、紧密合作,团结一心攻克难关、坚定不移奔赴目标,一路披荆斩棘、凯歌行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成就,美丽新宁夏建设的一个个“施工图”也在团结合作中逐渐变为实景图。
王兰花、西海固、石榴籽……连缀起新时代的宁夏故事,也是每一个你我的故事。这些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故事,是泥土的声音、草根的声音,也是这片土地上最真实的声音。
奋进新时代,迈进新征程。塞上儿女将继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各领域、全过程,各族群众共创新生活、共享新发展,朝着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