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有着独特深厚的文明根基,得益于我们党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现代化,是传承和发展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因此,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文化建设也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价值引领、理论支撑、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遵循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等准则。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精华,综合体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良好行为风范、崇高民族气节、优秀道德品质、高尚民族情感等。
时至今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主要体现在能够解决个人道德乏力、社会道德异化等问题,依托道德教育引领强大精神动能的形成,运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人、涵养人和敦化社会无疑是历史发展的正确选择。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精神推动力,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善用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务之急,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基本问题的科学认知,深入发掘传统美德中“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主要内涵与当代价值。结合中国古代德育发展经验可知,应努力将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渗透于群众日常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道德对国家建设所需精神动力的作用,实现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由自发转化为自觉的目标。事实上,任何道德理念的产生和运用都是社会孕育和思想教育相互促进、外化与内化相辅相成的过程。如此,社会、高校、个人等主体皆应参与国家倡导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重视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日日谈、时时谈”,共同构建高效、创新的文化产业链。不同地区可以结合不同地方文化特色和美德内容进行文化产业规划,在城市文化宣传标语中突出不同美德,作为地域文化标识之一,使广大人民群众主体皆能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魅力,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价值追求,逐步将优秀美德内化为精神追求,使得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更加耀眼,不断提升文化自信,赋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流传下来的、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道德遗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作为上层建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等,需要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供伦理支撑。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倡导的“讲求诚信、义利统一”,可有效避免因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而产生的利己主义思想大肆蔓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倡导不同主体对道德的尊重、对人内在精神的肯定,以及对职责本分的恪守,弥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功利价值与工具价值缺乏人文精神的不足;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仁爱”思想应充分渗透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整合各种复杂利益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抑制“利己主义”现象的发生;“诚信”思想在商业秩序整顿与规范方面始终发挥“拨乱反正”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先义后利、见利思义”思想应深入人心,引导不同市场主体以道德原则为行为规范,以高尚精神为行动指南,有原则地追求个人合法利益,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和”文化,应作为不同阶段教育中仁爱教育、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全民科学文化修养、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这在根本上与我国儒家思想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中包含对社会秩序和谐追求的价值相一致。毫无疑问,这种价值理念有利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对于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构建的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在价值原则、价值调控、主要内容调整等方面与法律规范保持一致,以反映法律规范基本精神为准则。例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信”,已被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增强诚信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实施效力;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孝”,获得社会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法治的密切配合、相辅相成,赋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以坚实动力。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2023年度调研课题“中华传统美德现代性转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L-2023-26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