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枸杞产业发展,将枸杞列为“六新六特六优”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并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枸杞产业质量效益、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基础薄弱、产业链链条短、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发挥不充分、融合发展程度偏低等问题,也一定程度限制了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基地稳杞”,在面积扩增上出实招。受水资源匮乏等因素限制,我区枸杞基地面积持续缩减。截至2023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仅剩32.5万亩,基地规模已跌到甘肃、青海之后,位居第三。一是实施产地保护,稳定种植面积。对现有中宁、沙坡头、海原、同心、红寺堡等枸杞种植基地进行“建档立卡”,实行产地保护;对占用一般耕地的枸杞基地根据相关政策尽可能保留;对占用基本农田的枸杞基地有序退出。二是利用各类适宜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研究出台政策,支持在腾退压砂地、荒山荒地、盐碱地、未利用地、其他园地等新增枸杞种植面积。在枸杞产业发展涉及的水指标、水项目以及土地资源保障等方面予以“一事一议”支持。三是推广绿色丰产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大力推广“良种+良方”配套栽培技术,打造“百、千、万”绿色丰产示范方点,辐射带动种植端提质、增效、降成本,提振信心,坚决防止大规模挖减枸杞种植面积。
坚持“龙头强杞”,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虽然我区枸杞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但大部分为中小微企业,缺少大型龙头企业。此外,我区枸杞产业干果直接销售占比达65%,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研发能力不强。一是壮大龙头企业。持续推进“育龙计划”和“小升规行动”,在生产线技改和扩增项目上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纳入“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的枸杞企业尽早实现升规。进一步落实企业上市挂牌奖补政策,抢抓注册制契机,指导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助力枸杞企业在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方面全链条升级。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办好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百家媒体宁夏枸杞行活动。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城市群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引进药品、保健品、调味茶、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企业来宁发展,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为枸杞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三是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支持中宁县推进国家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中宁枸杞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入园,切实发挥资源聚集优势,以精深加工集群化发展推进现代枸杞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科技兴杞”,在成果转化上求突破。我区枸杞科技研发方面基础理论类研究成果多,应用技术类研究成果少,科技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够强。一是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枸杞产业创新发展重大科技专项,全力研发新功能产品和创新药物,加强功能性枸杞原浆特医食品开发,突破宁夏枸杞子道地性鉴别技术标准,确立宁夏枸杞子药效优势,引领带动宁夏枸杞子高值化加工向新药和功能产品方向发展。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带动性强、覆盖面大、培育企业作用突出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加速高新技术全产业链嫁接升级。开展科技成果专项推介和精准对接活动,加快引进和转化一批优秀科技成果。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布局创新平台,加强枸杞产业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服务产业的高素质研发队伍。推动自治区枸杞产业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我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载体。
坚持“质量保杞”,在安全监管上见实效。当前我区枸杞产品仍有安全风险与监管盲区,枸杞原浆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强化标准推广应用。修订完善与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通俗易懂实用的生产技术操作手册,使广大从业者准确掌握系列配套技术,提升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水平。尽快制定推广枸杞露酒、枸杞原浆等加工产品标准,督促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严格执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过硬。二是推进绿色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现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持续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坚持做到“五必检”,对频繁出现农残超标、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从严处理。三是加大电商监管力度。打通网络交易平台与我区枸杞网络交易监管白名单企业的信息通路,解决“侵权行为、电商平台两头在外保护难”等突出问题。
坚持“品牌立杞”,在宣传推介上扩影响。近年来,我区虽加大了“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品牌保护力度,但枸杞企业品牌多而散,影响力不强,品牌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一是加强品牌保护。持续加强商标使用管理,尽快实现“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许可范围内的产品和其他主体生产的枸杞产品全程可溯源。二是讲好品牌故事。深入挖掘关于枸杞的历史故事,搜寻枸杞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故事,讲好每一个“老”字号、“原”字号枸杞企业的故事,增加产品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三是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邀请网红、KOL等进行产品体验和推荐,利用其粉丝基础和影响力,提高枸杞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在线上举办如枸杞知识竞赛、枸杞美食大赛等活动,线下组织如枸杞采摘节、健康养生讲座等,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枸杞产品。
坚持“文化活杞”,在融合发展上增活力。枸杞产业与地域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小城镇建设等融合度不够,缺乏集文化、科研、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枸杞田园综合体、枸杞小镇等,与文旅融合发展效果不明显。一是挖掘地域文化。深入挖掘枸杞种植地的地域文化,将枸杞产业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枸杞文化品牌。并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展览、论坛等活动,宣传和推广枸杞地域文化。二是开发文旅产品。支持枸杞种植基地或相关企业,开发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身体验枸杞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打造枸杞主题的旅游景区、博物馆、康养度假区等,展示枸杞的历史、文化和药用价值。三是加快打造优质枸杞小镇。确保小镇的建设既符合当地文化和地理特色又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要注重吸引其他相关的产业聚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强小镇的吸引力。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枸杞小镇的优化和发展,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技能水平,实现枸杞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