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从生命垂危到重获新生, 宁深两地政协委员3个月创造“生命奇迹”——

退役军人杨楠的“生死时速”

本报记者 马 越

生命有多脆弱?从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到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短短10个月;

生命有多坚强?在宁深两地政协委员的帮助和家人的陪伴下,经历了双肺移植手术、挺过了感染、排异难关,逐步复健重获“新生”,不到100天!

“感悟最深的是‘感恩’和‘珍惜’。”杨楠说。

遭 遇

杨楠出生在灵武市,是一名退役军人。2023年2月,感到身体不适的杨楠被检查出肺纤维化严重,原本充满弹性的肺逐渐变成了两块“石头”,既很难膨胀,也很难氧合,对平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呼吸,在杨楠身上变成了巨大的“负荷”。

雪上加霜的是,药物对病情治疗微乎其微。从最初的胸闷气喘,到无法正常活动,再到后来生活不能自理……短短10个月的时间,快速加重的病情,让杨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和绝望。

“病情一天天加重,我开始迷茫、难过。当时,我只能躺在床上从早到晚依靠家人照顾才能活着。”杨楠回忆,病情严重的时候,需要24小时吸氧,从卧室到卫生间短短几步路,几乎要耗尽所有力气才能完成。

杨楠心痛不已:自从生病之后,年迈的母亲每天在照顾自己和求医问药中操劳奔波;爱人辞去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6岁的女儿从一开始经常缠着爸爸一起玩,到懂事地帮杨楠拍背缓解不适,再也不提“爸爸抱抱”了……

杨楠也曾和家人辗转四川等地求医问药,但效果甚微。2023年12月,检查结果显示,伴随着肺纤维化快速扩展,正常肺已不到10%。

想要延续生命,双肺移植手术是唯一途径。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高昂的治疗费用成为挡在求救路上的一座“大山”。

生命垂危时刻,自治区政协委员、深圳市宁夏商会执行会长何伟宁,自治区政协委员、银川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李艳丽等联系宁深两地政协委员及时伸出援手,共同助力杨楠渡过难关。

转 机

2023年12月,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杨楠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了解到杨楠的病情后,我们就决定,一定要帮助他!”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梁真说。

此时,恰逢获得器官移植资质的深圳市人民医院联合国内权威专家将开展肺移植手术,医院为杨楠减免了部分手术费用。

12月18日,杨楠乘坐120救护车一路南下,历经27个小时,到达深圳市人民医院。此时的杨楠身体极度虚弱,一路奔波的辛劳和病情恶化的双重压力下,双肺移植手术治疗刻不容缓。

危急关头,希望再一次降临。经过5天的等待,杨楠等到了一例爱心捐献肺源。

“杨楠是特发性肺纤维化,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肺移植的第一大指征,如果不进行肺移植手术,患者的存活时间将不超过两年。”梁真介绍,肺移植手术是外科手术中“皇冠上的宝石”,在所有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最大,对医院的综合实力要求也非常高。

带着对“生”的渴望,杨楠从容走上手术台。

随着手术室门缓缓关上,一场新的“生命竞速”开始了。

救 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等待变得格外漫长。当手术室门再次打开,看着病床上呼吸平稳的杨楠,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手术非常成功。历时7小时25分钟,鲜活的双肺在杨楠体内正式“上岗”——爱心救助,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

随后的生命奇迹不断上演:移植手术后的15个小时,杨楠顺利拔除ECMO(人工心肺机),18个小时后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二天,杨楠开始康复运动;第三天已经可以下床走动,进入快速康复期。

由爱衍生出的勇气,支撑着杨楠脱离绝境。他回忆道:“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要好好活下去,家里还有父母要孝敬、有妻儿要照顾,有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要回馈。”

扛过了感染期、排异期,12月27日,杨楠的肺功能开始恢复,有了自主神经。这意味着新移植的肺已经被杨楠的身体接纳,他重获新生!

新 生

求医治病的路上,但杨楠从不是“孤军作战”。

手术后,宁夏、深圳两地政协委员第一时间看望了杨楠,鼓励他战胜疾病,早日康复;何伟宁还代表深圳市宁夏商会送去了6万元慰问金,帮助杨楠和家人缓解治疗期间的经济压力。

今年1月18日,日夜思念的女儿也来到了杨楠的身边。看着许久未见的孩子第一时间张开双臂扑进自己的怀里,杨楠流着泪告诉女儿:这次,爸爸终于可以安心拥抱你了!

漫长的恢复期里,杨楠在关爱中渡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也用文字记录了与病痛抗争的每一个片段:

术后第一天:“2023年12月24日,撤ECMO和呼吸机,术后第一次喝水。”

术后第六天:“2023年12月29日,凌晨5点多烧到了39度,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有一颗敢于面对、敢于和病魔抗争的心。”

术后第七天:“2023年12月30日,重症监护室主任和各位护士的耐心照顾以及医院各位哥哥姐姐的关心,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和疾病斗争,身后还有一群和我并肩作战的人,疾病虽然可怕,但是想要战胜也不难。”

……

从2023年12月23日手术到今年1月26日,28篇康复日记中,面对感染、排异和康复三大难关,杨楠写下了24个“加油”和10个“感谢”。

“经历了生命的考验,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想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向更多人分享一些正能量。”杨楠说。

今年2月,术后初愈的杨楠成为深圳市人民医院肺移植健康促进形象大使。

经过1个多月的康复,杨楠顺利出院。3月23日,他和家人回到了家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心,我会永远铭记这段经历,也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人受益。”杨楠说,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他要做的,就是倍加珍惜,并用实际行动表达这份感激。

--> 2024-03-27 本报记者 马 越 从生命垂危到重获新生, 宁深两地政协委员3个月创造“生命奇迹”——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4980.html 1 退役军人杨楠的“生死时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