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业对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同时会出现部分土地塌陷、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建筑景观破坏等问题。宁夏的采煤沉陷区主要分布在灵武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吴忠市盐池县、固原市原州区和彭阳县等地,这些塌陷区成了城市“伤疤”、发展难题和民生痛点,严重制约当地转型发展。“十四五”期间,宁夏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联合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综合施策,推动有关县(市、区)实施42个、总投资超过343亿元的5大类项目,预期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面积67440亩,以加快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利用。为确保上述诸多重大工程项目高质量如期完成,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采煤塌陷地整治思路。
科学确定目标用途是采煤塌陷地整治的关键环节
传统观点认为,采煤塌陷地仅仅是土地再利用问题,忽视了探讨人、土地、环境、资源之间的多元耦合关系,本着“就复垦论复垦”原则,整治项目大多在农村地区开展,整治后的土地大多用于粮食种植业、林草业、畜牧业等传统农业,参与整治主体的动力明显不足。目标用途定位能够影响整治效益的大小,进而影响整治主体的积极性。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可将采煤塌陷地整治上升到区域发展的高度,运用高效的城市治理能力,将采煤塌陷地整治视为实现区域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工具,即充分发挥塌陷地具有的承载、生产、生态服务和景观等多重功能,把塌陷地整治与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等多个因素相结合,对塌陷地整治方案进行复杂的地方化情景设计,以促进塌陷地整治,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当然,要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对塌陷地整治实现准确定位,不仅要精准剖析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土地供需、软实力等外部因素,还应详细调研并分析塌陷地的区位、周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增值潜力等内部因素。石嘴山市惠农区采煤塌陷区治理方案从未来城市空间拓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高度,准确定位整治目标,统筹协调塌陷地整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工业与城市文化遗迹进行复杂的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城市历史印迹,使昔日的煤城由黑变绿、由绿变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为其他区域的采煤塌陷地整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有效政府干预可以克服塌陷地整治的市场障碍
对民间资本来说,更关注财务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经济效益,并以该经济指标来判断采煤塌陷地整治项目的可行性。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判断整治项目的可行性应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效益。将惠农区采煤塌陷区整治为城市湿地公园,不仅产生了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市民健康、塑造城市景观等环境效益,还产生了增加市民活动空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社会效益,这些环境与社会效益对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单个市场主体却难以达成。因此,在采煤塌陷地整治中,有效的政府干预必不可少,其有利于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消除单个市场主体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破解了整治项目的市场障碍。
但行政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有时还存在“政策失灵”等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可通过建立投资激励机制,采取诸如减免税费、投资补贴等形式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塌陷地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建设科学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广泛运用智慧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这不仅能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还可以有效克服资本无序扩张。例如,通过招商引资,总投资近100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灵武20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占地6万亩的大型“光伏+生态治理”电站拔地而起,使采煤沉陷区由“荒漠地”变成“绿财富”,打造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新能源与生态的融合发展。
创新管理机制是推进采煤塌陷地整治的重要措施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采煤塌陷地整治管理权力已由政府高度集中逐渐向多方通力合作转变,运行机制已由各自为政逐渐向统一协调行动转变。高效的多方参与管理机制贯穿于采煤塌陷地整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这不仅是整治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塌陷地整治工作科学性与严肃性的重要手段。横向合作方面,多方参与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房地产开发商、技术单位、施工企业及相关服务业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纵向合作方面,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之间的执行分配关系。在惠农区采煤塌陷区治理过程中,宁夏积极创新管理机制,以“国企引领投资、区企充分进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方法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市场化模式,运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构建并运行横向和纵向的多方参与管理机制,通过制定互利性的目标有效平衡了不同群体的利益,为采煤塌陷地的创新整治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案例参考。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本文由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KJ2021A08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23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