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刚举办完婚礼,过几天就要离开宁夏去工作了,这两天难得他们一家人聚齐,我得去看看”。3月29日,记者与退休多年的宁夏日报原摄影记者田春林相约,一起去永宁县闽宁镇闽贺村看望30年来他一直关注并帮助的四胞胎家庭。同行的路上,说起四胞胎一家,田春林打开了话匣子。
缘起 一篇报道的温暖
1994年4月20日,西吉县平峰乡的李芳洲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下三男一女“四胞胎”。四个孩子的降临,让当时还是临时工的韩志洲、李芳洲夫妇既高兴又发愁。眼瞅着1.6万元的住院费没着落,时任宁夏日报摄影记者的田春林得知消息后采写了一篇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好心人送来慰问品及慰问金,医院也为他们免去了住院费。从此,韩家四胞胎与田春林乃至宁夏日报摄影部门结下了不解之缘,田春林也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追踪报道。
四胞胎出生后,韩志洲带着妻子从西吉县到灵武市打工,每月工资不足500元。没过多久,李芳洲因劳累过度得了胸膜炎,老四又因为身体虚弱,在医院里住了四五十天。重担压在韩志洲一人身上。
“孩子4个多月时,没有尝过奶粉是什么滋味,尽吃面糊糊了。我听说这件事后,就和摄影部同事们一起凑钱,买来奶粉让他们尝尝。”田春林回忆。一旁的韩志洲听到这里,眼眶渐红:“这些年,要不是田记者帮忙,我们一家人真的很难坚持。从米面油到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他一件件地给我们往来搬。”韩志洲哽咽着说。
“这是当年采访结下的缘分。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上,就要实实在在,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这背后折射的是宁夏新闻人乃至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田春林说。凭借这份实实在在的感情,田春林与四胞胎家庭的缘分持续了30年。
缩影 一个家庭的变化
多胞胎的健康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地区医疗、卫生、保健和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程度。
“四胞胎在我们心中不仅仅是采访对象,也是见证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缩影。”秉持着新闻人的执着,田春林和摄影部的同事们持续数十年记录四胞胎兄妹的成长,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爱与帮助。
1997年5月,四胞胎一家受邀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四胞胎大团圆活动,韩志洲带着一家人第一次出了趟远门,得到了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也让更多人通过媒体对一家人的报道更加了解宁夏。
2000年7月,韩志洲一家从西吉县平峰乡杨岔村移民到永宁县闽宁镇。宁夏第一建筑公司第四分公司得知这一消息,送去了3000块砖、20袋水泥等,帮助他们盖房子。兄妹四人进入了当时的闽宁小学就读。2005年春,闽宁小学开始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四胞胎一年能免去1000多元学杂费,加上爱心人士的捐赠,让兄妹四人上学有了保障。
2010年,当宁夏日报记者再次到闽宁镇回访时,四胞胎已成长为16岁的花季少年,正在自家地里忙着采摘枸杞。这些年,母亲李芳洲在家耕作4亩多土地,种植枸杞和玉米等作物,韩志洲每月靠打工收入2000多元,一家人的生活渐入佳境。韩志洲告诉记者,他们从老家西吉移民到永宁县闽宁镇整整十年了,这十年也是家里变化最大的十年。
1994年至2017年间,宁夏日报记者持续关注四胞胎家庭的状况,先后进行了22次报道,为四胞胎的成长留下了记录,也从一个家庭的视角,见证了社会的发展。
见证 一组全家福的幸福
采访临近尾声,当田春林提议要去后院再看看老房子的时候,记者耳边不时传来“爷爷把外套穿上”“爷爷您慢点”的声音。韩宁说:“田爷爷和我们就是一家人。”
如今,老大韩振在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他很独立,很早就去外面打工,现在离家近,我就放心了。”田春林说。老二韩兴,在离镇上不远的德龙酒业有限公司担任会计。老三韩宁在山东读完大专后,被学校的海外就业项目推荐到海外工作。老四韩夏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工作,就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轻活儿。
说起最近这几年的变化,韩宁美滋滋地指着去年拍的全家福对记者说:“家里盖了新房,还添了两口人,院子里养了羊,还种了果树,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3月20日,韩宁带着妻子回闽宁镇补办了婚礼,邀请了众多亲朋好友参加。受邀参加婚礼的田春林由衷感到高兴。“这30年我们一直有联系,他们都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希望他们带着感恩的心努力奋斗,回馈社会,期待见证更多这样的幸福时刻。”田春林说。
兄妹四人即将迎来三十岁生日,步入而立之年,又将为前程而各自奔忙。在田春林的提议下,记者为一家人在新房前再次拍下全家福。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春日暖阳拨开云层,洒落在屋檐下,映照在一家人充满笑意的脸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