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郭小涛 史 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推动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提供了根本遵循。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意义中心”不在于过去,而在于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人;不在于将传统的素材、历史的细节和经典的掌故精准地传授,而在于对现实生活本质的、先行的、正确的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多次举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集体学习,相关主题涉及治国理政、文化建设、立德树人、国际传播等领域。治国理政方面。比如,2014年10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18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文化建设方面。比如,2022年5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3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立德树人方面。比如,2015年12月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进行第29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国际传播方面。比如,2021年6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3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这些主题作为时代问题的集结,直观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建设方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需要着重把握的时代内容。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要从内容创新入手,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容,还要从形式创新出发,革新话语表达,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

创新叙事方式。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更是“火出圈”,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这些节目不仅为观众打造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更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思想道德理念潜移默化地诉说出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提供了参照标准。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节目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捕捉典籍中的亮点,通过新科技手段,创设出遥相呼应的“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创新舞台形态,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授场”,生动演绎出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这些节目对中华文明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总结,挖掘蕴含在典籍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将传统文化的粒粒“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出深刻全面且富有洞见的文化图谱。

创新话语方式。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转换;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向“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话语转化;从“为政之要,莫先乎得人”向“人才培养”“干部选拔”的话语转换;从“法者,治之端也”向“全面依法治国”的话语转化;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的话语转换;从“仁者爱人”向“和谐”“友善”价值观念的话语转换,都提示我们:只有在话语表达和内容阐释上亲近当代人的生活实际,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表达当代人的人情冷暖、喜乐悲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传得开、走得远,才能为人们所接受、认同和实践。

创新传播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闭幕式的十二生肖为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记忆,令观众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之中,是国际传播的成功范例。因此,要立足地域特色量身打造表现形式,提升传播针对性,让中国元素在世界上备受瞩目,折射出中国坚实的文化自信,将中国文化完美地向世界传播。

(作者单位:宁夏社科联)

--> 2024-04-22 郭小涛 史 化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7623.html 1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