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西夏区:教育联盟品牌变招牌 产教融合出圈更出彩

宁夏众多高校校址在西夏区。

宁夏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兴泾镇十里铺村科技特派员叶林为学生讲解水耕蔬菜吸水吸肥原理。

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富宁村大樱桃高产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青年人才入住银川中关村双创园人才公寓。

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教学云平台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学生下沉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贺兰山下万亩葡萄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银川市西夏区有多所大中专院校,现有在校学生15万余人。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与区内大中型企业匹配的人才?如何让这些高校毕业生留下来,给他们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如何让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9年7月,西夏区联合辖区16所大中专院校成立教育发展联盟,探索“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共建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地合作、产学研融合。教育发展联盟成立5年来,西夏区1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8家职能部门“一对一”包抓服务联盟高校,积极促成500余项合作项目签约落地,推动150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人才总量突破6.8万人。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教育联盟品牌变招牌,产教融合出圈更出彩。

■ 基地高校联合共建 搭建校企合作鹊桥

李莉是西夏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一级法官,从事劳动争议及民事案件审理近20年。多年来,李莉一直担任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民事法律诊所》课程校外实践指导老师。2021年以来每年3月到9月,李莉都会指导所带研究生写毕业论文、到西夏区法院实习。

近年来,依托教育资源优势,西夏区探索“基地+高校”联合共建模式,成立10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社会实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西花园路街道与宁夏大学鼎新书院、北方民族大学创业创新学院等17家单位组建党建联盟,朔方路街道与自治区党校、北方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220名学生下沉社区一线实训,实现高校所需与基层所盼精准对接……

靠什么搭好校企地合作桥梁,实现校企双向赋能?

问需于企(校)、问计于企(校),建立“需求清单、政策清单、资源清单”动态更新机制,确保学校和企业资源合作共享、科研联合攻关,实现双向对接。去年以来,完善各类政策199条、校企需求78项、优势资源123条,推送至16家高校、4家科研院所和51家重点企业;制作《校企地合作沟通指南》,组建“西心帮办员”工作专班,畅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这就是西夏区的答案: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动力的政策,规范到位的专业素养、主动靠前的担当意识、温暖热情的服务态度。

■ 用心用情引才留才 走出产才共融之路

收集、采集、分析……近日,在位于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宁夏恒力祥自控工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宁夏大学大四学生汪甜坐在电脑前等待采集数据呈现。汪甜所学专业是网络工程(物联网技术),将于今年6月毕业,因为专业对口,大四上学期她就到该公司实习。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环卫、智慧应急、智慧工厂等20多个应用场景,已在宁夏、内蒙古、青海的十多个城市应用。该公司总经理陈鸿庆介绍,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加强联合共建,相关专业学生可来公司实习。

人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动力。

近年来,西夏区深入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有效贯通、延展突破,推动人才向产业和企业集聚。依托联盟高校联建资源优势,结合辖区企业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高端技术人才和后备人才引进计划,搭建起校企人才供需精准对接通道。

加强校企人才合作,为校企人才设立服务专员,25名领导干部“点对点”服务104家企业、15所高校。申报实施自治区、银川市人才小高地、科技创新团队等各类人才项目48个,柔性引进22名高层次人才,全职引进392名各专业领域人才,聘任28名国内知名专家合作建成11个专家智库决策咨询项目,兑现各类人才经费1600多万元,建设技能人才实践、葡萄酒产业实训等基地43家,走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共融的“强区之路”。

入住人才公寓是怎样的感受?书桌书架、沙发座椅、独立卫浴、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样的人才公寓让刚毕业的年轻人有了满满的归属感。西夏区人才公寓入住率长期在90%以上,先后有68人次青年入住,兑现各类人才补贴奖励经费347.4万元。

■ 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持续点燃科创引擎

近日,中化现代农业(宁夏)有限公司计划与宁夏大学农学院签订产学研框架合作协议,为该公司自建的智慧农业(西夏)创新中心提供技术合作、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重点开展土壤检测、良种改良等工作。

“我们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充分发挥联盟院校专业、人才、资源等优势,立足西夏区产业发展实际,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夏区委副书记、教育发展联盟联席会议第三届年会秘书长刘红炬表示。

葡萄皮渣可以变成酿造果醋的最佳原料,稻草可以发酵为饲料……今年以来,西夏区全力打造“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生态圈,组织6家企业与宁夏农业学校、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申报8个校企合作项目,促成志辉源石酒庄、张裕龙谕酒庄、三鑫绿源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区内企业与宁夏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有效破解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开发“行走的课堂”,将114名高校各领域专业人士带成果、带技术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实施兴泾镇十里铺村鱼菜共生技术示范、泾河村设施大棚羊肚菌与蔬菜套种技术示范、兴盛村肉牛高效舍饲育肥技术示范及怀远路街道富宁村大樱桃高产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为农村富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西夏区坚持典型示范、政策引领、项目孵化“三驾齐驱”,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为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银川绿洲德林核桃苗木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中山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东部高校及科研院所牵线搭桥,特早熟甜樱桃、白雪早枇杷等新品种及沙葱预制菜保鲜、葡萄绿色高效生态栽培、稻草饲料化发酵等新技术在西夏区成功落地转化。促成志辉源石、美贺等酒庄与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签订葡萄酒全域合作协议,承担“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酿酒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等十余项科研项目研究。

借助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推动西夏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聘请宁夏大学张玲教授团队指导西夏区8所学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促成辖区13所中小学校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院系建立合作关系;银川市中关村中学、西夏区第九小学等3所中小学校与北方民族大学联合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逐步形成“政府—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一体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育体系。

■ 叠加效应持续放大 释放就业创业活力

“我们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创投资本、创业培训,整合线上线下各类创业服务资源,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场地、政策、导师等各种信息和资源。”位于西夏古城的“优+众创空间”是自治区青年见习基地、自治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目前已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银川科技学院等高校达成电商人才培养、求职能力实训、创新创业培训等项目的合作。宁夏优品汇电子商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文杰介绍,“优+众创空间”还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推动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发明转化。

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是吸引力、竞争力。

开展“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联合辖区高校举办双选会、创业沙龙、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打造“栽好梧桐 凤来栖”线上招聘品牌……截至目前,西夏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95.09%。

真正为大学生实习“最先一公里”和就业“最后一公里”做好服务,持续打响创新中心“凤凰汇·周二路演吧”品牌,服务企业、机构3900余家,服务创业团队1100余个、1.6万余人。联合企业、院校共同培育9家创业孵化基地,259家创业企业入驻孵化,带动就业2800余人。认定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康养源食品有限公司等青年见习基地23家,引导西夏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西夏区青年创业就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举办“‘创’青春·‘营’未来”银川市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营销挑战赛,加大“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服务”帮扶力度,制作“政策服务一本通”,累计发放创业补贴55人47.2万元、创业担保贷款57人1686万元。

银川市西夏区与辖区高校、企业携手并肩、团结一致、相向而行,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信息链有机衔接,教育发展联盟已成为银川科创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西夏区教育发展联盟将充分发挥牵线搭桥、服务引领作用,持续优化校企地合作环境、拓宽合作路径、搭建合作平台,奋力构建科教融汇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向赋能的发展新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贡献力量。

--> 2024-05-13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9784.html 1 西夏区:教育联盟品牌变招牌 产教融合出圈更出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