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失去视力就失去了80%的感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我还有剩下的20%——

姜淑娟:眼里的世界落幕了,但人生不能落幕

本报见习记者 马 丽

姜淑娟对世界的彩色记忆定格在20岁那年。

2004年夏天,还在上学的姜淑娟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随后的十几年,浑浊晦涩的白雾渐渐在她眼底漫开,2017年,姜淑娟眼前的世界成了白茫茫一片。

“像是彻底拉上了幕帘,眼睛里的世界落幕了,但是人生不能落幕。”5月6日,一头黝黑短发、脸庞红润的姜淑娟坐在记者对面,语调平和地讲述她失明后认字读书、自立自强的故事。

姜淑娟家住银川市金凤区长庆巷,一套两居室既是夫妇二人开的盲人按摩店,又是一家三口的家。收拾得整齐的店里,丈夫杨向忠正在给顾客按摩。隔着一道帘子的另一边是厨房和两个卧室,陈设和普通人家并无两样,只是墙上的时钟,时针分针安静地停驻在那里,仿佛凝固的时光。

“最让人痛苦的是逐渐失明的过程。”回顾失明的遭遇,每一个细节,姜淑娟都记得清楚。2004年,20岁的姜淑娟感觉视力骤降,看不清课本上的字,去医院检查后得知噩耗——她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然而它带来的阵痛却持续了10余年。相比突然失明的人,姜淑娟则无力地看着眼前的画面逐渐蒙上白雾。病痛、恐惧、担忧……在夜以继日的挣扎中,姜淑娟学会了与痛苦作伴,然而她并未就此沉沦,一次次追问:“我还年轻,未来怎么办?”

姜淑娟开始通过广播发出求助,希望能找到相似经历的人,寻求慰藉和指引。通过宁夏新闻广播老牌音乐节目《相约有情天》,她结识了丈夫杨向忠,并从甘肃会宁来到银川学习按摩。后来,他们相知相爱,结婚生子。2017年,姜淑娟彻底失明。

“一开始我没办法认同自己盲人的身份,把自己封闭起来,但内耗没有任何意义,面对失明的事实,伤心难过都是徒劳。”姜淑娟说。孩子的出生让她意识到,混乱的家庭和郁郁寡欢的母亲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伤害。“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这个信念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为了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姜淑娟积极参加自治区残联和银川市盲人协会组织的活动。一次为期7天的盲文培训成为她生活的转折点。“我小时候一直在读书,对书本是很有感情的。摸到纸质书时,那种踏实的感受唤起了我失明之前读书的感觉。”最开始,手指碰触那些印刻在纸板上凹凸的盲文,姜淑娟完全找不到章法。但姜淑娟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摸索、一行又一行地坚持,从最初的不明所以到后来的熟练阅读,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读书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还可以和之前一样正常地去生活,因为我和普通人一样可以阅读了。”通过盲文阅读,姜淑娟开始重新认识世界。

姜淑娟说“自助者,天助之”,从那以后她的心胸逐渐开阔。她认真学习自己曾经抵触的盲人按摩,业余时间接触有声语言艺术,更加积极地参与残联活动,也期待着去认识更多的人。最近,姜淑娟借助读屏软件,学着做自媒体。

“盲人也能做自媒体?”面对记者的惊讶,姜淑娟展示了盲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加好友、发微信、线上支付、刷短视频,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现在科技发达,有很多读屏软件之类的辅具,我们使用手机和电脑还是很方便的”。

采访中,姜淑娟不止一次表达自己很喜欢旅游。“看不见并不意味着不能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我还有听觉、嗅觉、触觉,我可以吃遍天下的美食,甚至我还想走出国门。”她期待着有一天能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感受外面的世界。

尽管看不见这个世界的色彩,但姜淑娟的眼神始终坚定而充满希望。“人家都说失去了视力,就相当于失去了80%的感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我还有剩下的20%,我想把这20%体验到极致。”

--> 2024-05-13 本报见习记者 马 丽 失去视力就失去了80%的感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我还有剩下的20%——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19810.html 1 姜淑娟:眼里的世界落幕了,但人生不能落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