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追风逐日,竞速“新”赛道

本报记者 王晓龙 白 茹 见习记者 李宏亮 文/图

俯瞰中卫工业园区,新材料企业与太阳能光伏板比邻而居。

宁夏中车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人完成风车主传动链置入机舱罩前的准备工作。

宁夏中车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人操作天车将主传动链置入机舱罩。

中卫工业园区内,宁夏首个采用全自然风冷技术的30kW机柜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已交付使用。创新的全自然风冷设备冬季可回收机房热能,夏季辅助少量空调制冷,降低了常规制冷系统的风扇和压缩机功耗,大幅减少碳排放。

宁夏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栗宁在机加车间巡视。

中宁县工业园区,大唐集团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正在建设中。

宁夏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GW颗粒硅N型单晶示范项目生产线全流程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

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架立体智能仓库,立体叉车精准识别读取货物“身份证”,实现产品的自动出入库和流转。据了解,瑞泰科技依靠自主创新,使用己内酰胺代替己二腈,在降低毒性的同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弯道超车”蹚出新路线。

单晶炉开足马力,提拉头日夜旋转,拉料车穿梭往来,原料颗粒硅被“吞”进炉中。走进位于中卫工业园区的宁夏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单晶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井然有序。

“颗粒硅是我们厂的‘明星产品’。它是生产硅片的‘零碳’黑科技原料。”据协鑫公司研发经理栗宁介绍,光伏产业虽然生产绿电,原料和半成品端是高耗能的过程,用颗粒硅每替代一万吨棒状硅,相当于种了190万棵树。

中卫市境内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山地,这里蕴含着海量的风光资源。中卫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乘势而起。

“倒,倒,落。”中卫市海原县海兴开发区,宁夏中车新能源有限公司风电整机装备制造项目现场,工人操作天车将主传动链置入机舱罩。该项目具备年产500台/套风电机组总装生产能力,是首个落户海兴开发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项目。“我们从湖南追‘风’而来,西北地区是订单的主要交付地。且正在实施的‘宁电入湘’工程和我们‘专业对口’,未来将大有可为。”中车公司副总经理谢亚兵憧憬道。

行驶在中卫公路上,沿线可见成片的风车随风转动,大片光伏板“贪婪地”吸收着阳光。与这些“绿电”相生相伴的,是新型电力系统。

中卫市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86%,新能源早已成为发电主体,是名副其实的新型电力系统。然而,风、光资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等不确定特点,会导致大量的弃风弃光浪费,同时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因此急需大型“充电宝”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中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应运而生。项目地处中宁县工业园区,建设规模100MW/400MWh(单次最大存储电量为40万度)。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运。相比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收集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用于膨胀过程,摆脱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据大唐中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鸿飞介绍,通过科技攻关,该项目已实现核心设备全产业链国产化。

小而有为,后发竞先。中卫市不以“小”而不为,不以“后”而缓为,借助好“风光”,开辟新赛道,培育具有本土优势的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

--> 2024-05-15 本报记者 王晓龙 白 茹 见习记者 李宏亮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0138.html 1 追风逐日,竞速“新”赛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