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银川能源学院教师赵桂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父亲刚刚离世,70岁的母亲董德纯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初期到中期。
“这个病,因为失忆等,病人可能感受不到折磨,但对照顾的人来说,将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考验。”医生的一席话让赵桂生心里一沉:谁来管?哥哥嫂子都是医务工作者,自己和妻子是教师,人到中年,工作繁忙,还有孩子要抚养,保姆难请,要不送养老院?
带着愧疚,赵桂生和母亲去养老院参观了一趟。
“妈,我看条件还挺好的,送你去养老院行不行?”
“行吧!”董德纯沉默了一会儿,吐出两个字。
“‘行吧’这两个字,我听出了母亲的委曲求全。她不想离开家、不想去养老院,但是为了儿子们,还是决定服从我们的安排。”5月13日,赵桂生回忆起当时的一幕,红了眼眶。
“不去养老院了,我带着咱妈。”回到家,赵桂生宣布了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带着母亲去学校住宿舍,喂饭洗澡,擦屎擦尿,在母亲病情发作精神不稳定时,耐着性子像母亲照顾幼儿时期的自己一样照顾她。
一转眼,5年过去。尽管董德纯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中后期,但身体其他机能良好。赵桂生带着母亲散步的样子,成为校园里别样的风景。
一笔一画写孝道
赵桂生的宿舍位于学校职工宿舍三楼,从宿舍走到办公楼,5分钟。
刚到学校时,董德纯还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上班时,赵桂生不反锁门。
“赵老师,我怎么看到你妈妈在教学楼底下转?”春日里刮起大风,一名学生打电话给刚刚下课的赵桂生。
接到电话,赵桂生赶忙小跑回去:宿舍里没有人,宿舍楼底下没有人,教学楼下也没有人。问保安、问学生,都说见到老人在教学楼下转。赵桂生围着教学楼转了四五圈,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母亲。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桂生,你冷不冷?”看到儿子,董德纯摸了摸赵桂生的脸。
“我不冷,咱们回家吧。”赵桂生喘了口气,拉着母亲慢慢回了宿舍。
一年后,董德纯的阿尔茨海默病到了中后期。白天爱睡觉,晚上则精神亢奋,凌晨三四点还拉着上了一天班的赵桂生在屋子里转悠。当赵桂生崩溃到抱着母亲痛哭时,母亲会茫然地摸着他,就像小时候一样,赵桂生的情绪也就被纾解了。
董德纯虽然能行动,但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吃饭以流食为主,定时定量,一口一口哄着喂。如厕则要“骗”着。赵桂生“骗”母亲坐在马桶上,吹口哨、听水声。但往往坚持不了5分钟,母亲就一定要起来。没一会儿,拉在裤子里,赵桂生再去清洗。
“她现在就像是一两岁的婴儿,我们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赵桂生说。
去年,为了母亲安全,赵桂生外出开始反锁大门,并请了退休宿管毛桂玲白天在家照顾。
“以前是父母给我们挡风雨,现在我们要做母亲遮风挡雨的伞。”赵桂生说。
一点一滴见真情
在宿舍最显眼的位置上摆着两张照片。
照片里,董德纯身着婚纱、略施粉黛,笑得和蔼慈祥。赵桂生一身西装陪在妈妈身边,画面温馨。
“这是2019年我带母亲到学校住,一位开摄影工作室的学生帮我们拍的。”拿起照片,赵桂生擦了又擦,“当时母亲还有记忆,我们开玩笑,说一辈子没有照过婚纱照,没想到最后和儿子照了一张。我的母亲,是最温柔、最善良、最有爱的母亲。”
1949年出生的董德纯,十来岁就跟随父母从河北廊坊来到宁夏生活。因为赵桂生的外祖父是私塾先生,从小,董德纯和兄弟姐妹就被严格教育,要“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这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里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外祖父始终坚持的家风。”赵桂生说。
董德纯把娘家立下的家风传承了下来。无论是在银川油毡厂还是在银川布鞋厂工作,董德纯一直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对于双方父母,董德纯坚持孝字当先,贴心照顾。尤其是在下岗后,家庭逐渐陷入困境。董德纯不得已开始在银川市光明广场推着小车卖冰棍,却依然乐观积极,教育两个儿子,“只要是劳动收入,就是光荣的,一点也不丢人。”
对于两个儿子的成长,文化程度不高的董德纯从不说教,坚持以身作则。仅有二年级文化水平的董德纯开始学认字、学读书。在简陋的家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打牌、不吵闹。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赵桂生兄弟俩都考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分别成为教师、医生。儿子成家立业后,董德纯又承担起照顾下一代的任务。
赵桂生说,当初自己提出“带着母亲到学校住,周末再回市区一家团聚”时,妻子不是没有过怨言,但多年来的相处,也让妻子心甘情愿把“孝”字放在了第一位。正上高二的女儿,假期会来陪着奶奶住两天。
一言一行写大爱
对于赵桂生的故事,银川能源学院的教师们敬佩有加。
学校免费提供70平方米的宿舍,供赵桂生母子单独居住。学校老师出差,总惦记着给赵桂生母亲带一份当地特产。
新冠疫情期间,赵桂生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看到赵老师这么忙,我们就主动提议,没课的同学们排个班,轮流照顾奶奶。”银川能源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海瑞告诉记者。
孩子们的陪伴让董德纯感到了快乐,也让赵桂生没了后顾之忧。
海瑞说,赵桂生的一言一行让她看到了“孝”的美,回家也更敬爱父母长辈。
“90后”教师冯宏富是赵桂生的好朋友:“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更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生去交往。”
“为赵老师点赞”“大学四年,见证了模范”“那天你扶阿姨去水果店,我在你后面,拍下了学校最美、最温暖的一幅画”……在赵桂生的微信朋友圈里,满是这样的留言。
赵桂生和母亲成为校园里的“思政活教材”。
“孝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照顾母亲到最后。希望我的女儿也能传承下去,做一个爱党爱国爱家的人。”赵桂生说。
母亲的爱滋养了子女,子女的爱回报了母亲。爱的传递,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