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宁夏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人均博物馆占有量居全国第二

走,打卡这些“宝藏”博物馆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雪梅

西夏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卫市博物馆一级文物铜柄铁剑。 本报记者 强永利 王文革 摄

中卫市博物馆馆内一角。 本报记者 强永利 王文革 摄

中卫市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岩画展厅。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雪梅 摄

水洞沟遗址博物馆。

“人与石的对话”贺兰山岩画展在平罗县文化馆展出。

孩子们在中卫市博物馆里画画。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宁夏文旅厅提供)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为充分展示宁夏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进展、新成效,推动“让文物活起来”,全区各博物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推出104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让博物馆有“看头”、有“玩头”、有“学头”,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感受不一样的博物馆魅力。

自然博物馆、无线电博物馆、昆虫馆、交通博物馆、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亘古奇石博物馆、百瑞源枸杞博物馆、邮政博物馆……宁夏到底有多少座博物馆?答案是75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宁夏那些有趣又有料的博物馆吧!

宁夏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在宁夏,每10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人均博物馆占有量居全国第二。”5月16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与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宁夏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75座,包括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38座、行业博物馆23座、非国有博物馆14座。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3座、二级博物馆3座、三级博物馆5座。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导、行业博物馆为特色、民办博物馆为补充,门类齐全、风格多样的博物馆体系。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27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66件(套)、三级以上文物11288件(套)。

太阳神、人面像、手印、蹲踞形人体……在地球的不同地区,为什么会有非常相似的岩画图案出现,这是不同民族交流互鉴的结果,还是一次跨越大洋的人类大迁徙?走进银川世界岩画馆,或许你可以找到答案。一幅幅精美的岩画图录、拓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脱模复制品、油画仿制品,以及与岩画同时代产生的石器、玉器和原始艺术品,展开了一幅原始先民生活、狩猎、祭祀的场景,也为我们揭开了这种史前文化现象的神秘面纱。

作为我国最早发现并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水洞沟遗址推翻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揭开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究竟是谁创造了水洞沟这般绚烂的文化,他们来自哪里?勒瓦娄哇石器为何与欧洲“莫斯特文化”如此接近?远古人类用什么工具制作精美的鸵鸟蛋皮项链……带着问题走进水洞沟遗址博物馆,会有更多惊喜。

这座被称为“会地震的博物馆”,真实再现了4万年前远古人类的渔猎生活和打制石器场景以及暴雨倾盆、山洪暴发、地震等灾难场景。“保护水洞沟遗址,传承并传播水洞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宁夏水洞沟旅游景区副总经理罗燕表示,希望更多游客在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同时,多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宁夏是全国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累计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600多万亩,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土地沙漠化的逆转。走进位于白芨滩防沙林场的全国防沙治沙成果展览馆,了解宁夏防沙治沙历史和经验,学习治沙英雄先进事迹,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让我们倍加珍惜天蓝地绿水美的美好环境,致敬一代代治沙人。

博物馆是汇聚一个地区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地域文化特征。宁夏境内的博物馆,就是在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如实记录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成为深度解读宁夏最重要的一扇窗。

走进宁夏长城博物馆、张家场博物馆、战国秦长城博物馆、西吉县(钱币)博物馆等,了解宁夏的长城文化;走进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盐池县苏维埃纪念馆等,瞻仰宁夏的红色文化;走进塞上江南博物馆、宁夏移民博物馆、全国防沙治沙展览馆、白春兰冒贤治沙业绩园、西北农耕博物馆等,深入了解宁夏移民、治沙、农耕等文化;走进贺兰山自然博物馆、宁夏湿地博物馆、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宁夏昆虫馆、灵武恐龙地质博物馆等,详细了解宁夏的地质、生态等。

当然,还有一些专业性博物馆,比如宁夏交通博物馆、宁夏质量文化博物馆、宁夏邮电博物馆、银川韩美林艺术馆、沙漠博物馆、中华龙文化宫、盐池县大水坑镇石油博物馆、海原县地震博物馆、宁夏中医药博物馆、宁夏百瑞源枸杞博物馆、宁夏无线电博物馆等,让专业知识更具趣味性;也有一些文化艺术类博物馆,比如复朴博物馆、观唐博物馆、万宝博物馆、王敬平美术馆、贺兰砚博物馆、宁夏亘古奇石博物馆、六盘山隆德民间书画收藏馆等,这些很像艺术馆的小众博物馆,更适合闲适时坐下来慢慢品味。

博物馆活动何其多

带着家里的书画、玉器、陶瓷器等宝贝和区内藏友一起到宁夏博物馆鉴宝,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4月中旬发的征集信息,没想到十来天50组就报满了。”宁夏博物馆文物征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报名“鉴宝”的玉石器、书画较多,金属器、陶瓷器等各个文物种类都有。“我们特邀区内文物研究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鉴定能力强的专家老师为收藏爱好者和家有宝物的广大市民进行免费藏品鉴定,并在现场答疑解惑、普及知识,营造民间收藏的良好氛围。”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以“山河有你 华夏同根”为主题,主会场设在中卫市博物馆,推出“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守护文化遗产 弘扬长城精神’少年儿童书画展”“手绘最美文物作品展”等展览,同时准备了博物馆文创大集、非遗沉浸式体验、打卡集章、博物馆公益性讲座、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文物修复体验、百米长卷绘长城、中卫特色文创产品展、拼图手作等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让公众共同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此次主会场活动,最值得期待的是‘博物馆奇幻游’——梦回中卫,游客将‘穿越’到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中卫城,与诗人王维、词人李清照、中卫知县黄恩锡等人‘对话’。”中卫市博物馆副馆长孙学茹介绍,“博物馆奇幻游”将博物馆游览和“剧本杀”完美结合,通过“朝代穿越”路线图,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沉浸式体验中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项活动将在中卫市博物馆落地,成为常态化活动,欢迎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孙学茹说。

宁夏博物馆还推出了“非常星期六”系列活动和“倾听历史声音·追寻红色记忆”、博物馆奇妙夜暨第三期宁博雅韵诗词音乐会等活动,带领观众开启奇妙旅程。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全区各博物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将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推出104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主题宣传活动。先后推出和引进“‘守护文化遗产 弘扬长城精神’少年儿童书画展”“‘手绘最美文物’获奖作品展”“山河之间——银川地区历史文物特展”“1864——银川韩美林艺术馆熊猫特展”“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展”“镜鉴千秋·端行万里——平凉百件馆藏精品铜镜展”等25项展览,让观众走进博物馆观看精品展览更有“看头”;推出“绘百米长卷 窥边塞烽火”“非遗传承·烧箔为画”亲子烧箔画手作、“相约博物馆”亲子游园会等30项活动,让大家走进博物馆体验社教研学活动更有“玩头”;推出博物馆公益讲座、“博物馆文创大集”“打卡集章,解锁文创”、韩美林艺术体验集市等49项活动,让博物馆公共服务宣传更有“学头”。

“文物‘活起来’是博物馆发展的新特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宁夏各博物馆相继推出“博物馆之夜”“考古开放日”“红色线路游”“文物研学游”等“文物+旅游”融合项目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文博+科普”“文博+社教”“文博+创意”“文博+新媒体传播”等新形式,让博物馆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出游打卡目的地。

近年来,宁夏5家博物馆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固原博物馆“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展览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宁夏博物馆“‘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博物馆年引进推出展览120余个,开展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免费接待观众300多万人次。推出博物馆主题研学线路10条,“红旗漫卷六盘山”线路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固原博物馆“重走长征路 重温革命史”红色主题研学游、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学体验项目和贺兰山岩画景区“文旅+科普”产业融合的探索3个项目成功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宁夏博物馆“宁夏长城系列短视频”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评选的“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累计浏览量突破100万人次。

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有厚重的历史知识,还有科技赋能的多媒体展示方式,更有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诚邀广大市民和游客走进博物馆,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共同体验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 2024-05-20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雪梅 宁夏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人均博物馆占有量居全国第二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0839.html 1 走,打卡这些“宝藏”博物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