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专场问答摘要

5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专场在北京举行。 本报记者 王鼎 摄

5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与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买彦州,自治区副主席王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现就本次新闻发布会问答环节内容,摘要如下:

问:电视剧《山海情》生动展现了闽宁协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请问宁夏继续推进闽宁协作有哪些新的亮点和举措?

张雨浦: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直接推动的东西部协作的典范。近30年,在总书记指引下,在福建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这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首先,实现了“两个百万”目标,一是百万人口移民,二是百万人口脱贫。在这个基础之上,闽宁协作还取得了很多具体的成果。比如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建成闽宁产业园区12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119个,现在在宁夏的闽籍企业和商户达到6000家,双方合作项目已经超过了4000个。在人才培养方面,福建为宁夏培养了3万多名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飞毛腿技工学校和闽江应用技术学院落户宁夏,宁夏累计向福建劳务输出32万人次。

总书记当年亲自命名的闽宁村,现在已经发展成6.6万人的闽宁镇,群众收入从500元跃升到17800多元,我们算了一下,增长了35倍,率先走出了一条把“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康庄大道。电视剧《山海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很多感人的事迹,这部剧已经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受到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完善闽宁协作机制,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区农民收入,特别是脱贫人口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7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着力推进宁夏城乡山川的协调发展,谱写好宁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三部曲”。

问:近年来,宁夏引进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的发展十分迅速,宁夏如何抓住“东数西算”的战略机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买彦州:宁夏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这个新质生产力,宁夏有基础、有条件、有成效。

一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增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吸引力。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建设,为宁夏提供了丰富的绿电资源;宁夏气候凉爽干燥,全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是全国最适宜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一类地区。

二是良好的产业基础,增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支撑力。我们建成了全国首批“万卡级”智算基地,智算能力全国领先;建成了全国首批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可以为国产芯片提供测试、验证等服务。去年数据中心标准机架实现37%的快速增长。

三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增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带动力。宁夏建成全区智慧教育平台,让城乡学生同上一堂优质课,实现山区孩子的名校梦。开通远程数字诊疗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连线全国各地专家,实现人在宁夏、就医全国。我们率先实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域覆盖,发布了医疗健康、安全生产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非常举措、支持非常产业、实现非常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算力之都”,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宁夏力量。

在“东数西算”方面,新建一批绿色数据中心,尽快建成全国大型智算基地,让宁夏的电力变成全国的算力,跑出数字经济加速度。

在数据要素方面,加快实施产业数字化,新建100个重点应用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升级,为千行百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在人工智能方面,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大数据和场景开放应用,赋予相关系统各种智能。

今年9月,我们将举办第三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热烈欢迎各界朋友共襄盛会。

问:今年两会之后,大家都在热议新质生产力,下一步宁夏将怎样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陈春平:宁夏大抓高质量发展,产业呈加快发展态势,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六新六特六优+N”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六新”是指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六特”是指以葡萄酒、枸杞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六优”是指以文化旅游、会展博览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N”是指先进算力、氢能等高新产业。我们将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首先是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们实施了100个科技型、100个创新型、100个示范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自主研发推广了单晶硅棒拉制、传动减速器装配、工业蓝宝石制造等一批先进技术产品,打造了一批单打冠军,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其次是加速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宁夏煤炭、电力、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比重比较大,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我们通过设备更新、技术赋能、低碳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华丽蝶变。比如,现代煤化工通过先进的煤炭液化、气化技术,变“煤”为“油”、化“煤”为“丝”,转化为煤制烯烃、甲醇、氨纶、芳纶、石墨等产品,实现价值倍增、升级换代。目前,我们正在建设2000亿级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1000亿级的轻工纺织产业集群。

再就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我们正在加快制定宁夏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一方面,实施工业及制造业双倍增、产业链升级等重大工程,将一片片光伏基地、风力电站,与一座座数据机房、制造车间连点成线、结线成网,推动绿能开发、绿电供应,与高端制造、智能算力、新型材料融合创新、一体发展,打造3个千亿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产业集群,一个2千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先进算力、新型储能、氢能、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问:请介绍一下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情况。

张雨浦:“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先富的是农林牧渔业,也因此成就了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我们利用宁夏独特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化短为长,加快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确定了葡萄酒、枸杞、牛奶、牛肉、滩羊和蔬菜六个重点产业。我今天重点介绍三个。

一是依托黄金气候带,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宁夏是国内外公认的葡萄酒黄金产区。从数字上讲,宁夏的酒庄酒产量现在已经上升到全国第1位,形象地说,每2瓶国产酒庄酒就有1瓶产自宁夏。现在,产品已经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国际各类奖项1000多项。最近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星星的故乡》,介绍了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特别是,在最近发布的中法联合声明中,提到了关于推动中国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我们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葡萄酒产业发展步伐,努力为中国的葡萄酒走向世界作出宁夏贡献。

二是依托黄金种植带,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宁夏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宁夏枸杞是国家认定的唯一药食同源的枸杞,素有“世界枸杞看中国,中国枸杞看宁夏”的美誉。近年来,宁夏枸杞在品质提升和精深加工方面取得突破,已建成中国枸杞研究院和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用以保证质量。宁夏主导制定了50%以上的关于枸杞产品的国家标准,开发出了药品、食品、饮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120多种新产品。现在,全国每4斤枸杞中就有1斤来自宁夏,是全国最大的枸杞集散地。

三是依托黄金奶源带,大力发展牛奶产业。宁夏是国家高端奶牛繁育基地,也是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牛奶产量高、品质好,部分指标超过欧盟标准。每头奶牛的平均牛奶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0公斤。近期,市场变化给奶牛产业、乳制品企业带来了影响,我们从保护产业安全和健康发展的角度,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产业更加稳定、健康发展。目前,宁夏奶牛存栏超过90万头,连续5年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位。生鲜乳产量占到全国市场的10%左右。我们把重点放在科技创新方面,建成了全球首座乳业“全数智化”工厂,可实现“三个一百”目标,具体讲就是仅用100个员工,每年生产100万吨液态奶,创造100亿元产值。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让大家品尝到更多更好的“宁字号”产品。

问:宁夏连续2年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宁夏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

王立:宁夏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效。宁夏民间投资占比和增速都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银川市入选了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宁夏有12项指标进入了全国前列。下一步,宁夏将秉持“好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大竞争力”的理念,努力打造西部地区有吸引力、竞争力的投资高地。

在政务服务上,努力让办事更方便。宁夏有95.3%的事项可以在网上办理,企业开办的时间已压缩到3个小时内,一体化政务服务、行政许可清单管理等走在全国前列。今年,我们全面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启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建立“一次办、限时办、减材料、减环节”等项目审批机制,推进“我的宁夏”App扩能升级,更多服务实现“掌上办”“码上办”,审批更快、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最大程度方便群众企业办事。

在助企发展上,努力让企业更满意。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企业满意是硬标准。宁夏始终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做到企业有所需、政府马上办。今年,我们启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推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的“十项机制”。比如,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实行水电气暖等“欠费不停供”措施,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降成本、办实事。

在环境营造上,努力让市场更公平。宁夏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近年来,新登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17.2%的增幅。今年,我们将持续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精简市场准入审批事项,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做法逐条清理,努力为企业创造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

问:作为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持续推动清洁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的利用率连续5年超过97%,在双碳目标下,宁夏是如何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

陈春平:宁夏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具有独特资源禀赋和优势,比如,煤炭保有量321亿吨、全国第9;硅石储量50亿吨、全国第1;太阳能、风能资源富集,年日照时数超过2800小时,有贺兰山山脉等3大风带,非常适合光伏和风力发电。我们锚定“双碳”目标、深入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一手抓传统能源升级,一手抓新能源发展壮大,加快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装机总规模已超过一半。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一、以机制创新保障能源转型发展。出台了新能源的管理、建设、上网等20多项政策措施,开展用能权等改革,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构建了新能源转型发展的制度框架。

二、以技术创新助力能源转型发展。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储能等领域,集中攻关、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自主研发的可再生氢碳减排、智能集中供热等技术,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

三、以产业创新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重点抓好“一链一基地三通道”建设。“一链”是指新能源全产业链,我们已建立了从“原料硅”到“光伏组件”的光伏产业链,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的风机产业链,从电池“正负极”到电站建设的储能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一基地”是指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抽水蓄能电站、氢能生产等重大项目,预计到“十四五”末,我们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将达到55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500万吨以上。“三通道”是指三条“西电东送”外送通道,已建成的宁夏到浙江、宁夏到山东外送通道,累计外送电量7000亿千瓦时,利用水平全国领先。外送电量已占全区年发电量的40%。宁夏到湖南的外送通道是国内首条以新能源为主的外送通道,建成后我区年外送电量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届时,宁夏每发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每2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外送,可以说,我们用源源不断的“宁夏绿电”点亮了东中部地区的“万家灯火”。

问:宁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取得了煤制油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请介绍宁夏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方面的情况。

买彦州:通过间接液化技术将煤变成油,这项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宁夏科技创新的一个代表。

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事关全局发展的“牛鼻子”,壮大创新力量、培育创新主体、涵养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正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研发费用方面,我们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设立了政府科技担保基金,开发了“宁科贷”等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4%以上。

在主体培育方面,我们不断完善孵化体系。一方面,狠抓平台建设。去年新建六盘山实验室等科创平台32个,宁夏创新平台总数接近1000家。启用宁夏上海科创中心,并建成了一批“区外研发、区内应用”的科创飞地。全国首批部区共建的“宁夏高等研究院”,与国内28家知名高校开展合作,正在全力打造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另一方面,狠抓企业培育。坚持每年评选科技创新标杆企业300家,带动全区科创企业不断壮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

在人才聚集方面,我们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建设全国首个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与全国800多家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创新。实施人才培育引进工程,近五年共引进各类院士150多名、各类科技人才9200多名,人才从“孔雀东南飞”变为“塞上江南行”。

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突出产学研用相贯通,围绕高质量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宁夏企业研发的高端装备部件,在我国深海、探月等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节水滴灌、防沙治沙等一批先进技术走向世界。

问:宁夏水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请问宁夏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破解这一瓶颈?

张雨浦:水是宁夏的大事。宁夏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水资源作为发展的核心资源、关键要素。特别是随着产业和经济发展,用水越来越多,直接关系到今后发展。所以,我们大力实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这项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四水四定”用形象的说法,就是“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作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省域实施“四水四定”的省区,我们率先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围绕节水、治水、用水,确定了40项评价指标、80项重点任务、100项水利工程,工作的布局、目标和政策都已经明确。经过不懈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比如,我们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行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面管控,形成了人人、事事、处处都注意节水的良好氛围。到2023年底,全区的地级市全部建成了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已经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

还有一些标志性的成果。比如,我们第一个创建了“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第一个与黄河流域上下游省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一个实现了跨省域水权交易,就是我们宁东基地与四川阿坝实现了中国第一笔跨省水权交易,效果很好,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新的步伐。最近,全国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宁夏召开,宁夏的“四水四定”经验也写入了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特别是节水经验,在联合国水大会上作了交流。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水四定”原则10周年。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加快“四水四定”示范区建设,为宁夏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保障,努力发挥示范区作用,为全国提供一些有益的节水经验。

问:国务院批准本月27日开始,宁夏一些城市符合条件人员可以申请赴港澳自由行的个人旅游签注,现在申请签注的情况如何?宁夏希望在哪些方面跟香港有进一步合作,推动文旅交流,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呢?

张雨浦:这项政策出台之后,深受欢迎。我们围绕落实这项政策,已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几批宁夏人去香港旅游度假,回来后对香港的环境反映很好。疫情之后,宁夏第一条恢复的航线就是香港,现在是一周两班,班班客满。另外,宁夏和香港有点特殊渊源,一个是宁夏的葡萄酒,出口最多的地区是香港。还有一个是宁夏的冷凉蔬菜,特别是宁夏菜心,我们叫“供港蔬菜”,90%都供应香港市场,很受香港市民欢迎。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好这个政策,加深两地友谊,加强双向往来。很多香港同胞还没有来过宁夏,希望通过政策,大家来到宁夏,更多了解宁夏。这里,我代表宁夏720多万人民,衷心祝愿香港同胞生活幸福,越来越好。

问:宁夏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宁夏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主要有哪些举措?

王立:宁夏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重要商埠,自秦汉以来就见证着曾经繁荣的丝路盛况。近年来,我们立足国家所需和宁夏所能,谋划、用好“一带一路”这个最大机遇,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方面,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获批建设首个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成功举办了6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3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国际经贸领域拓展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62个城市结成友城关系,宁夏的“朋友圈”逐步扩大。

在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方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打造集综合保税区、外贸基地和特色园区于一体的开放平台,实施“外资三年外贸五年倍增计划”,引进近千家外资外贸企业在宁夏投资建厂,近十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3%。

在畅通高水平开放通道方面,坚持畅通陆地通道、拓展空中航道、提效通关口岸,常态化运营银川至天津港、青岛港的铁海联运班列,稳定运行直飞迪拜、香港等航线,银川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宁夏的枢纽地位和通道功能持续得到加强。此外,“东数西算”、“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基础设施网络也越织越密,宁夏在国家向西开放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凸显。

下一步,宁夏将继续抓好“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机遇,办好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着力打造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商事调解、法律服务、人文交流的综合型集成平台。同时,以中国申请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为契机,加快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努力提升中国葡萄酒的国际影响力,真正让宁夏葡萄酒这张“紫色名片”成为中国对话世界、世界认知中国的“紫色桥梁”。

问: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让人们对宁夏旅游充满了期待。想问一下宁夏文旅有哪些特色和优势?今后将采取什么措施增强吸引力?

张雨浦:宁夏文旅资源相对丰富、特色鲜明,是全国第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但实事求是地讲,开发、宣传还不够,在一些方面还有差距。今天,我从纵横两个维度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从纵向的历史脉络看,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历史和文化很深厚。宁夏有4万年以前的水洞沟遗址。从4万年前到现在,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宁夏都有标志性的历史文化符号。

比如说,宁夏有从战国到明代的六朝长城遗址,保存完好,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从秦朝开始兴建的引黄灌渠,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这项工程被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西夏陵,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外,宁夏还有红军会师地“将台堡”等很多革命旧址。从这些历史文物中,可以感受到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以及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从横向的景观布局看,宁夏地域虽然不大,但自然生态资源很丰富。具体讲,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体系十分完整,被称为“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

看山,有贺兰山,它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等7个重要地理分界线之一,很有特点。贺兰山山体上的万年岩画被称作“人类早期艺术的化石”。还有一座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六盘山,被称为“胜利之山”,在这里毛主席曾经写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这两座山,现在都是国家公园的候选区。

看水,最突出的有两个,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个是九渠奔流、百塔林立、山河壮美的“黄河大峡谷”,另一个是水沙相依、鱼鸟共生、碧波万顷的“沙湖”。此外,还有银川的国际湿地和200多个大小湖泊。这些绿水青山,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

这里我特别介绍一下宁夏的沙漠旅游。唐代诗人王维写宁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诗人韦蟾写宁夏,则是“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因此也有人说,宁夏“一半是繁华、一半是沙漠”。其实,随着沙经济、沙产业和沙旅游的加快发展,“一半沙漠”也创造出了别样的“繁华”。比如说,我们建设的“林草绿洲”“光伏海洋”都在改变着大家的印象和看法。

在宁夏沙坡头景区,不仅有温馨的民宿,还有五星级标准的沙漠酒店和沙漠主题度假中心。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可以一边舒适地体验沙疗沙浴,一边仰望天空、思接千载。所以这里被誉为“中国最美沙漠”和“星星的故乡”,就在昨天,这个景区拟确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在公示,也将进一步推动宁夏沙漠旅游。

年初以来,为了提高宁夏旅游工作的质量,我们认真听取广大游客的意见,围绕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全面实施了“文旅创新升级工程”。比如,为了让游客吃得好、住得好,开展了规范餐饮定价和餐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新建了由15个品牌酒店组成的城市酒店集群,这个月就可以投运。除此之外,还建设了许多乡村的度假中心。为了让游客行得好、玩得好,我们打造了66号公路等多条自驾游线路,上线了“智游宁夏”平台,集中推出了“宁夏二十一景”升级版。近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刚刚召开,我们将抓住这个机会,加快推进宁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真诚欢迎各位朋友和国内外游客到宁夏来旅游,深度体验美食美酒美景。

(本报记者 朱立杨 王鼎 姜盼 整理)

--> 2024-05-21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0996.html 1 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专场问答摘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