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在黄河岸边诗意行走

杨贵峰

几千年来,灵武就是一方在黄河之洲上的土地。

灵武于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据《汉书》记载:“灵洲……有河奇苑、号非苑,莽曰令周。”师古曰:“水中可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洲。”灵武的历史与黄河历史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宁夏河套平原富庶,东部群山环绕,荒漠纵横,但矿业资源十分丰富,故而自古就有灵性山河之称。

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发展对于梳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主要脉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对于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写作者有这样的使命。黄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深刻影响着民族心理与性格。

千百年来,黄河沿岸发展造就了独特的宁夏流域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母亲河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和资源优势。万里黄河流经宁夏的河段虽然只有397公里,却让宁夏坐拥“塞上江南”的美誉。宁夏确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也因黄河而名。黄河母亲将最大的恩宠惠泽宁夏,谱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金句。唐代诗人韦蟾千年之前就已咏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佳句。

黄河造就造福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母亲河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宁夏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让宁夏的民俗风情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这些年,我一直在尝试书写黄河、沟渠、湖泊水系,书写自然生态之美,感觉在黄河岸边诗意行走,诗歌与写作让生活更加充实。黄河流经灵武的47公里地域里,从新中国成立后只有一座黄河桥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七八座大桥飞越黄河,东西贯通。在故土之上,宁静的河水,空旷的荒漠,阵阵绿风吹过,眼际中绿意萌动的激情,在晨曦中闪烁光芒。这时,我就感觉心中无比敞亮。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根。

历史上,黄河流域以其先进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用自身先进的深厚内涵和强大的传统习俗力量,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唐太宗灵州会盟、灵州勒石的典故,成为我国多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格局形成的历史事件,这是灵武的自豪。中华文明以其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演进,将其融入更大的范围中,并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引领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积累和传承下来,并最终形成丰富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

书写黄河、歌颂黄河,传承黄河文明,这是文艺工作的责任,也是文学的担当。组诗《黄河诗篇》是立足宁夏进行诗与家乡的写作,意想展示黄河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书写了不同地域色彩和黄河自然岁月风貌和民俗风情。《黄河诗篇》有《风起黄河金岸》《老河长》《两座城离黄河很近》《我在黄河岸边垂钓夕阳》《黄河拐了九十度弯》《穿越黄河大峡谷》等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以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为抓手,将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生态建设,创作反映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文学作品,这也是一种对故土情感的升华。

从古至今,书写过黄河的文豪大家世代传承,写不尽一条河,对于母亲河的书写像河水一样绵延流淌。

我曾在《情颂黄河》中这样感慨:你是一条风光旖旎的河,一条绚丽斑斓的河,历经坎坷,苦难辉煌的河。你用五千年沧桑诉说华夏民族的岁月长河。一朵浪花,一声咆哮,都激荡着一个民族的希望。黄河流域,塞上江南。对于生于斯地长于斯地写作者,除了感恩之情,当然还有一种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自豪。黄河赋予我们的是象征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这样就有了以下的吟诵:你是华夏民族汹涌的血液。多少王朝坐落长河两岸,多少座城市淹没在古老的河床。秦砖汉瓦是你,金戈铁马是你,丝路古道是你,塞上明珠是你,八千仞岳是你,万里长城是你。你的泥沙俱下,你的奔流不息。你用脚步丈量山川岁月,也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坚强伟岸……

书写黄河,不仅是大感,当然也会有小情绪。

一年夏天,我们一行去踏寻黄河支流水系。有时一天赶几百公里路,就为找到一个泉眼。当然途中也有很多见闻,让这样的行走显得很有意义。在《遇见苦水河》里,我曾有过这样的感知:在苦水河的源头,或许它就是黄河最小的孩子。我们的突然造访打破了山谷的寂静。我拘起一捧溪水轻轻品呡,果然有略微的苦涩。从此刻开始,我们沿着河岸一路追寻。在不同的地域数次遇见苦水河。最终,我目送它们投入母亲河的怀抱。这条河从细小的溪流变成宽阔的水域,它钻出黄土丘陵的沟壑,它的洪流冲破鄂尔多斯台地,在河套平原上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它流入黄河,就有了母亲河的秉性。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多年,对于诗歌创作,我一直钟爱。从《走在乡愁的路上》《心恋如歌》,到《故乡的年轮》及《诗意塞上》《奔跑的绿洲》几部集子的相继付梓问世,对个人而言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成长和成熟,但于生活中诗意的发现和追求却永无止境。诗的本位在于亲情和乡音。这是一位诗人说过的话,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因此,很多作品中对于风景名胜、人文历史等进行描述,重点推介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发展。作品的故土情结较重,我觉得立足故土,走遍故乡,感悟山川、河流、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特色,并为此而写作,乐得其所。

诗歌创作是一种心灵的旅行。

我在黄河岸边诗意行走,对故乡故土和自己熟悉的生活,有了创作的冲动,享受自我情感的愉悦和升华,这便是故土文化的创作乐趣。此外,诗歌也是一种触动心灵的创作,诗歌作品应该具备语言美与心灵美的统一。一首诗通过一种意象和想象,利用一个全新的构思角度和语言风格,拓展想象的空间,注重虚与实的结合进行创作,才能够启迪思想,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更加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发现自然之美,保护生态之美,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样的作品也深含着诗歌创作的时代之美。

--> 2024-05-24 杨贵峰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1330.html 1 我在黄河岸边诗意行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