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利通区:同心浇灌“团结花” 携手共谱“和谐曲”

利通区第七小学深入实施“夯基育苗”工程。

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举办“社区邻居节”。

利通区小兰花“青骑兵”演说大赛现场。

利通区上桥社区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巡演活动。

利通区鸟瞰。

利通区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现场。

黄河浩荡穿境而过。在山河岁月里,吴忠市利通区各族群众同饮一河水、同为一家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到渠成”,浇灌出一簇簇“团结之花”。

近年来,利通区持续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金字招牌,全面落实“抓牢工作主线强共同体意识、抓实主线工作强共同体建设”“双抓双强”工程,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方法,有形有感有效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利通区绚丽绽放。

■ 以教育铸牢思想之魂

璀璨星斗,点亮无垠苍穹;花开校园,谱写团结新景。在利通区开元小学综合楼前的活动展示架上,师生们的美育作品引人驻足。“我们通过定期开展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展示,引导师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厚植爱国情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孩子心灵。”该校校长马海燕说。开元小学以“和美教育”为精神底色,打造“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3个主题教育长廊,倾心培养全面发展的“和美少年”,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培根铸魂夯基础,启智润慧育新人。利通区第七小学深入实施“夯基育苗”工程,分学科、分学段充分挖掘课程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通过“五个课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红石榴手拉手 宁贵学子共传情”、“红石榴”少年说、“石榴籽·讲故事”等主题活动,创新开设缠花编织、剪纸、版画等特色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根植青少年内心深处,让校园处处盛开“团结花”、铸牢“中华魂”。2023年,该校荣获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主题背景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为主体……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在这块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近日,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讲解员娓娓道来,参观者通过聆听讲解、观看视频、互动体验等形式,感悟党的民族工作辉煌成就,感受利通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前来观摩的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回辉社区书记哈志宝说:“讲解员的讲解让我了解了每一个板块的内容和图片背后的故事,了解利通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特色载体和工作方法,感受到利通儿女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深厚情谊。”教育基地自2022年9月建成至今,已成为吴忠市重要的思政大课堂,像这样的常态化学习,利通区已开展300余次,受众2万余人。

利通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初心馆、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农耕博物馆、中医药研创基地五大阵地为基础,拓展石榴籽长廊、主题广场等阵地40余处,创新开拓“铸魂之旅”、“一家亲”互嵌式社区、“中华情”旅游促融、“红石榴”青少年交流4条“菜单式”现场实践路线,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石榴一家亲”等主题教育活动800余场次,让党员干部、各族群众、青年学生在实物实景实事中夯实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

利通区坚持把建强用好各类宣传教育阵地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铸魂”行动,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面对面、矩阵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覆盖、有特色、见实效。

■ 以辐射带动创新举措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这些年来,不管是鳏寡孤独,还是老弱病残,我们都用真情把各族居民的心紧紧凝聚到一起。我走访残疾人小顾、慰问身患重病的杨德军、看望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杨友德爷爷……”“石榴籽”宣讲员张丽萍经常在金星镇金花园社区“石榴籽长廊”里,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将“大道理”化成现实中的“小故事”,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成为各族群众的思想共识,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利通区连续19年举办的“社区邻居节”活动深入人心,不断深化“兰花芬芳”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社火展演、非遗体验、文艺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600余场次。各族群众在欢度节庆中相知相亲相助,在欢声笑语中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被居民赞誉为“咱老百姓自己的活动”。

每年九十月,利通区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围绕亲邻里、助邻里、赞邻里等主题,纷纷举办“社区邻居节”。去年正值新中国74周年华诞,金星镇金星花园小区300余名群众齐聚一堂,举办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共叙和谐邻里情”为主题的“邻居节”,在“家的味道”邻里厨艺交流大会环节,居民们互尝“白玉翡翠”“雪盖火山”等拿手好菜。

“关门是小家、开门是大家,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帮助,把生活过得好好的。”金星花园小区居民杨爱琳说。在“社区邻居节”中,利通区开展邻里百家宴、趣味运动会、邻里大联欢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一家亲”互嵌式社区氛围,构建和谐幸福社区环境。

利通区聚焦“六大建设”,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统筹组织、宣传等部门力量,将13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全方位服务阵地。协同联动增强向心力,聚焦群众多元化需求,开展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乐享“一家亲”互嵌式社区服务。为各族群众搭建起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让各族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在金星镇开元社区盛世花园小区“近邻”网格党群服务驿站,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交流、创作剪纸作品,目随纸动、纸随剪转,一幅栩栩如生的“石榴花开”剪纸作品映入眼帘。“小区爱好剪纸的姊妹们一有时间就聚到驿站,一边交流学习剪纸技巧,一边拉拉家常,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增进了邻里感情。”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文花说。

开元社区深入落实“五级五进”联创模式,在盛世花园小区建设“近邻”网格党群服务驿站,设置邻里驿家、盛世书画社、能量补给站等功能区,配备了邻里共享医药箱、雨伞雨具、维修工具等便民服务设施,为各族群众在家门口搭建了休闲娱乐、互嵌共融的共享空间。

近年来,利通区坚持破旧立新,创新品牌意识,聚焦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社区资源和特色,建设“近邻”“左邻右舍”等网格党群服务驿站46个,建立“石榴籽家园”“同心会客厅”“石榴籽帮代办”等服务站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在利通区,团结和睦的活动、服务还有不少,尽管形式各有不同,但共同愿望都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以发展促团结聚人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金花园社区是利通区较大的老旧小区,2022年,金花园A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对地下管网、天然气管道等进行集中更换维修,完善地面停车位、电动车充电桩、休闲凉亭、文化长廊等硬件设施,进一步优化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区环境。

来到上桥镇牛家坊村,处处是旧貌换新颜、蓬勃发展的火热场景。农耕文化博物馆里一件件老旧的农耕器械、生活用具,都是各民族从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的生动缩影、有力见证。走进“石榴籽”创业街、吴吃堡城、家庭民宿,各族群众集聚一起,同发展、共创业。

上桥镇牛家坊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施“富脑袋+富口袋”行动为抓手,按照“文旅+农旅”双融合发展思路,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家园,实施好吃街、哈哈欢乐谷、吴吃堡城等项目32个,带动村民和周边各族群众共同创业致富,2023年实现收入1.3亿元,带动就业创业1236人。

近年来,利通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改造项目5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5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让社会保障有力有效、公共服务高效便利,更好满足各族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民生需求,让各族群众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成果。

金积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特色产业培育作为引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持续发展壮大以大庙桥、芦沟闸等村为主的辣椒、小番茄等设施(冷凉)蔬菜产业带,将共同劳作的致富产业打造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呈现出“各族群众富在产业带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在产业带上”的良性循环。截至2023年底,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建成日光温棚1136座,以辣椒为主的优质蔬菜产量达4.2万吨,带动就业1000余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各族群众携手迈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精神面貌更加昂扬。

利通区以“富脑袋+富口袋”为抓手,全面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以“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为重点,全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型工业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努力推动各民族逐步走向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征程。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0.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86元。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利通区各族儿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脉、浸入灵魂,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心更齐、劲更足。奋进新征程,利通区将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利通力量。

--> 2024-05-28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1799.html 1 利通区:同心浇灌“团结花” 携手共谱“和谐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