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雷锋辅导的学生”首度来宁讲述雷锋故事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闵 良

银川市雷锋纪念馆前的升旗仪式。

陈雅娟给雷锋像敬献花篮。

《雷锋辅导我一生》封面。 (中央编译出版社供图)

陈雅娟认真给学生签名赠书。

陈雅娟领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陈雅娟和雷锋的同框照。(中央编译出版社供图)

陈雅娟和银川市20多所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闵良 摄)

陈雅娟:194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辽宁省抚顺市烟草专卖局原副局长、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会长。1961年8月,她升入小学五年级,就读于抚顺市望花区本溪路小学(现雷锋中学),任学校少先队副大队长。曾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到部队聘请雷锋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有幸在聘请辅导员大队会上亲手为雷锋戴上红领巾,又有幸留下和雷锋一起看《解放军画报》的照片。她1968年入伍,1987年转业到抚顺市烟草专卖局,2004年退休。

60年来,她在全国各地作报告2000余场,听众百万余人,担任全国百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被原沈阳军区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金星奖章和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烟草先进专卖管理干部、辽宁省学雷锋模范(金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所有荣誉中,她最看重的是“雷锋辅导的学生”这个崇高的称谓和至高无上的荣誉。曾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媒体采访,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发表过多篇雷锋题材的文章。2021年12月,她的著作《雷锋辅导我一生》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24年再版。

难忘那一天

她给雷锋叔叔戴上红领巾

5月12日8时,位于贺兰县园艺路的银川市雷锋纪念馆里人头攒动,从20多所学校赶来的学生们期待着陈雅娟的出现。当天是银川市雷锋纪念馆的5岁“生日”,陈雅娟特地从北京赶来。这是她第一次以雷锋精神传承人的身份来宁夏。

简短的欢迎仪式上,一排小学生上前为嘉宾佩戴红领巾,来自银川市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的刘蓦然刚好站在陈雅娟面前,陈雅娟弯下腰,问她在哪里上学。返回队列的刘蓦然小脸通红。显然,她没有料到会有这样“高规格的待遇”。

63年前,也就是1961年,陈雅娟亲手给雷锋戴上红领巾时,雷锋也是这么弯下腰,这么笑容可掬地跟她打招呼。

陈雅娟进入抚顺市望花区本溪路小学读书后,可以经常看到解放军叔叔,但那时她并不知道雷锋就在身边。一个星期天,陈雅娟和几名同学到公园玩,看到凉亭里有3位解放军叔叔,就跑过去问他们能不能做她们的校外辅导员。解放军叔叔谦虚地说:“我们可不行啊,要请,你们就去请雷锋。”当时的雷锋已经小有名气,陈雅娟不久前还听父母说过,“咱们抚顺有个叫雷锋的小战士,21岁就成了市人大代表!”

第二天,陈雅娟把这个宝贵线索报告给大队辅导员,央求老师一定要请雷锋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老师非常支持,马上开了介绍信,派她和另外一名同学到部队去请。她们找到部队首长并点名要雷锋叔叔,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把首长逗乐了。请求得到大力支持,部队批准雷锋等4名战士担任校外辅导员,雷锋还兼任陈雅娟所在的五年级四中队的校外辅导员。

当年9月初,学校举行了聘请校外辅导员大队会。陈雅娟给雷锋佩戴红领巾时兴奋又紧张。当雷锋叔叔用她听不大懂的湖南口音问她叫什么名字、上几年级时,她感到了幸福,紧张的心情立刻就平静了下来。她事后回忆说:“雷锋叔叔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单眼皮、小眼睛,笑起来两只眼睛几乎要眯成一条缝。”从此,雷锋可敬可亲的音容笑貌深深印在她脑海里。“从那以后,每每有小朋友给我佩戴红领巾,我都会想起那个温暖时刻。”陈雅娟说,雷锋身上散发着的和气、温暖、如沐春风,是她在家里和学校得不到的。

从此以后,陈雅娟和同学们总爱往部队跑,就是为了找雷锋叔叔,听他讲故事,听他的教诲,享受那种在别处无法享受到的温暖。

千百次回忆

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简短仪式结束后,五六十个“红领巾”簇拥着陈雅娟和其他嘉宾参观银川市雷锋纪念馆。银川市阅海小学的王婉宁和贺兰县第六小学的白梓洁担任讲解员。讲到雷锋牺牲时,陈雅娟仍然没有克制住,泪水还是夺眶而出。因为雷锋牺牲的前两天即1962年8月13日,陈雅娟还跑到部队去邀请他参加开学典礼,雷锋还亲口答应了。她万万没想到那一天竟是永别。

时隔62年,往事依然历历在目。直到现在,提起那场悲伤,陈雅娟依然无法平静。她说最好的怀念就是脚踏实地学雷锋,用心用情宣传雷锋的伟大精神,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和责任。

替别人着想

自己累点不算啥

为了更好地纪念和传承雷锋精神,陈雅娟写下了27万字的回忆录——《雷锋辅导我一生》。5月12日,陈雅娟给小学生们签名赠书。队伍很长,工作人员怕她累着,劝她休息一下,她甩了甩已经酸痛的手腕说:“不累”,因为她想起了雷锋“处处要替别人着想”的教诲。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陈雅娟与雷锋的那张同框照火了起来。她收到上千封来信,甚至还有越南来的。来信大多有两个请求,一是请陈雅娟回忆跟雷锋交往的故事,二是希望得到一张同框照。回信可以用复写纸写,上千张照片怎么办?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去冲洗啊。为了不让“粉丝”失望,陈雅娟和父亲自学冲洗黑白照片,签名后一一回寄。《中国少年报》记者闻讯后,建议陈雅娟在报纸上统一回信,减少麻烦。陈雅娟谢绝了,觉得那是对人不尊重,宁肯多熬一点夜、多费一点心,也绝不辜负别人的期待。

“待人真诚是雷锋叔叔教我的。因为那次回信我结识了许多好朋友,比如上海的冯贵华和河南的刘献华。2010年,我和刘献华是凭当年我寄给她的那张签名照片相认的。”陈雅娟说。

关心下一代

赴百余所学校宣讲雷锋

长大后的陈雅娟,先后担任了上百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在她看来,校外辅导员不仅是荣誉,更是传承和担当。

1971年,她所在的部队驻辽宁省金县,金县实验小学聘她为校外辅导员。这让陈雅娟觉得自己正沿着雷锋叔叔走过的路前进。她还记得10年前雷锋叔叔传给她们的“三件宝”:节约箱、储蓄箱、针线包。于是,她带领学生做了“三件宝”,把雷锋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传给孩子们。此后,金县实验小学的学生成群结队往陈雅娟那里跑,就像陈雅娟她们当年往雷锋那里跑一样。金县实验小学的举动惊动了整个大连市,更多的学校来请陈雅娟担任校外辅导员,她来者不拒,乐此不疲。因为她知道,校外辅导员是雷锋叔叔留给她的,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何况,还有收获呀,比如孩子们的笑脸、成长,甚至她患病时送来的鸡蛋。而她辅导的学生中,有些人即便是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百忙之中也在坚持担任校外辅导员。“雷锋把校外辅导员传给我,我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再往下传,这不就是薪火相传吗?”

5月13日,银川市金凤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和贺兰县实验小学聘请陈雅娟为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讲完公开课后,陈雅娟又分享了四句话:一事之前想雷锋,一事之中做雷锋,一事之后比雷锋,一生一世学雷锋。然后,要求孩子们跟她一起朗诵数遍,牢记在心。

济弱扶困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在银川市金凤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和贺兰县实验小学宣讲期间,陈雅娟经常会问学生们有没有做过志愿服务。外国语实验小学三年级的雷子奇告诉她,学校刚刚成立了志愿小分队。贺兰县实验小学三年级的李昕曈说她给孤寡老人送过春联,梁欣媛说她到贺兰县第二敬老院给老人洗过脚。陈雅娟边听边点头边鼓励说:“真的很好,要继续坚持下去哦。”

当然,尽管到百余所学校宣讲过雷锋济困扶弱的故事,但陈雅娟从不讲自己的故事。

见到别人有困难,雷锋总要想办法帮一下,陈雅娟也是这样。1975年,她得知初中老师的爱人患癌症,当即把一个月的工资50元寄过去,老师觉得太多,给她退了回来,陈雅娟又执意给老师寄了过去。1987年,她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一个失足青年从沈阳监狱给她写信,希望得到帮助。第三天,陈雅娟就出现在监狱里。在她的感化下,这名青年积极改造,因表现好提前出狱。陈雅娟又帮他联系工作,安排住处,解决户口。小伙子的对象是名大学生。女大学生嫁给一个有入狱经历的人,女方父母当然不同意。陈雅娟就上门做工作。女方父母知道陈雅娟的身份后说:“就冲你是雷锋辅导过的学生,眼光不会差,也不会坑我们,这门婚事我们同意了。”后来,这对小夫妻生了个女儿,还考上了研究生,一家人过得幸福和美。2000年,《抚顺日报》发布了100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信息,陈雅娟想资助一个孩子。考虑到儿子刚刚毕业参加工作,需要钱的地方很多,她征求儿子意见,儿子回答:“我没意见,如果你们老两口有困难,我继续帮。”

陈雅娟帮他人和他人受她影响又接力帮助他人的故事,怎么都说不完。陈雅娟摘下眼镜,揉了揉潮湿的眼睛说:“这不是我的奇迹,这是实践雷锋精神的奇迹。每个人,无论老少,无论富贵贫寒,无论地位高低,只要去实践雷锋精神,就会有讲不完的故事、听不完的感动。”

--> 2024-05-28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闵 良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1800.html 1 “雷锋辅导的学生”首度来宁讲述雷锋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