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了自己在外的事业回村当书记,你后悔吗?”近日,记者问泾源县新民乡先进村党支部书记李大吾。
“后悔过。”李大吾诚实地回答。2020年,他刚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常有村民与他发生争吵,他也常因村里的琐事睡不着。妻子调侃他:“开店赚钱不比干这个强?”
可是干着干着,李大吾对村上的吵吵闹闹有了另一番理解和领悟。
因山大沟深、住户分散、交通不便,过去,先进村被称为“散庄子”。“那个时候生活苦,老一辈人土里刨食,勉强温饱。”李大吾说,外出务工便成了村里年轻人的一条出路。
从17岁开始,李大吾从陕西辗转到河南再到江苏。凭借勤劳肯干和灵活头脑,一路闯下来,家底越来越厚。
2020年,先进村党支部书记要退休了,村里很多人推荐李大吾接班。“少数几个人富不算富,整个村子富了才算富。” 李大吾的想法很朴素,就是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然而,基层工作并非李大吾想象得那么容易。开展工作阻力重重,比如,李大吾在村里推广种植中草药初期,有的村民持观望态度,让李大吾尝到了失眠的滋味,甚至要放弃。“爸,如果你当了几年村党支部书记,没给先进村干出点啥,咱家脸上都没光。”儿子的话激励了李大吾。李大吾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为了集中连片种植,他还拿出自家的好地让村里人一起种,最终发动大家连片种植了300亩中药材。
今年2月,为响应泾源县“八个万级”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李大吾带着村民一起在庭院里养菇。
“每个菌菇棚可一次性放2000个菌棒,冬季还能作为中药材的晾晒棚,搭一个棚有两份收入。”李大吾和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宣传,最终获得村民的支持。
看着满是菌菇棒的蘑菇棚,李大吾感叹道:“带着村民致富就是有成就感。去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883元。”
回首这几年的工作,李大吾说:“乡村振兴的工作有吵吵闹闹,也有开心的时候。每天忙忙碌碌,也很有收获,晚上躺在床上一想,这一天真有意思!白天受的气早烟消云散了。”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果一个村子没有了熙熙攘攘、吵吵闹闹,就说明村上没人了,那乡村振兴从何谈起?”记者采访时,村里正在分发物资,村民都聚集到村部。李大吾忙着指导村民领物资,“你看,这些人就是我们村子发展的动力”。
今年,先进村打算依托与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接壤的地理优势,打造一条农文旅融合观光道。李大吾高兴地说,目前已经和村里几位在外创业者聊过了,他们都很愿意出资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