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80后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儿童节,充满了难忘的记忆。
“每年儿童节都是我最期待的节日,那一天就跟过年一样,我又会有一身新衣服。”1982年出生的赵丹,至今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的儿童节,妈妈买回了布料,亲手为她制作了一套新衣:暗红色的上衣和短裤,短裤上绣着两只“盼盼”——熊猫“盼盼”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吉祥物。赵丹说,妈妈为了绣好“盼盼”,特意找到美术老师把“盼盼”画下来,再一针一线绣在衣服上。“把‘盼盼’穿在身上,心里美滋滋的。”赵丹说。
让赵丹印象最深的一个儿童节,是学校组织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我和同学们都哭惨了。”赵丹说,当年镇上只有一家电影院,大多数孩子都没有看过电影。因为电影院座位少,排在最后看完电影的赵丹回家时,月亮都出来了,“我们伴着月光,走着山路,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如今已经年过四旬,但是那年儿童节的记忆一直留在赵丹心里。
踢毽子、滚铁环、勺子舀鸡蛋……小时候的儿童节,玩小游戏能获得小礼物,让1985年出生的王宾对儿童节充满了期待。“有时是一支铅笔,有时是几颗花生糖,让我十分满足。”王宾说,儿童节那天,老师会买一些瓜子和糖,大家围成一个圈,玩击鼓传花、抢凳子等游戏,好不快乐。虽然当时教室里的装饰只是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上“儿童节快乐”,但那时候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纯粹。
“童心美好而可贵。回忆起儿童节,会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想为我的孩子创造更加美好的儿童节回忆。”王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