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1%等于100%

——固原市办好民生“微实事”助力民族大团结

本报记者 乔素华 见习记者 常 宽

“我家的特殊情况在学校里只占1%,学校却给了我100%的温暖,我是带着这份温暖走进的高考考场。”6月9日,固原市第二中学高三毕业生丁瑞说。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强调,于全区来说只占1%的小事,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100%的大事。固原市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抓手,尽心竭力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等“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共育“团结之花”、共享“幸福硕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别的孩子一放学就奔向餐厅吃饭,只有丁瑞不着急,稳稳地坐在教室里。固原二中高三学生丁瑞的特殊行为引起班主任张小玲的注意。一开始,张小玲以为是丁瑞学习刻苦,可细心的她又连续观察了几天后发现,丁瑞早饭只吃馒头或饼子。张小玲赶紧把丁瑞叫到办公室谈心。

丁瑞今年18岁,回族,家住中宁县大战场镇元丰村,他的父亲患有心脏病,母亲也患有重疾。为了治病,家里欠了很多外债。前年,丁瑞的父亲去世,一家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

为了继续上学,丁瑞以瘦弱的身躯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去年暑假,他在建筑工地搬钢筋、钢管,挣了5000多元。他一分钱都没有乱花,给母亲留了3000多元,揣着剩下的1000多元回到学校继续上学。除了好好学习,丁瑞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不给家庭增加负担。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从自己的口中省,早饭吃馒头、中午吃碗面,晚饭尽量不吃。

听着丁瑞的讲述,张小玲心疼不已,把情况反映给学校。学校立即作出决定,免除丁瑞的学杂费。

学校师生温暖着丁瑞,丁瑞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该校副校长刘静陶主动承担了丁瑞在校期间的伙食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别给我省钱。”刘静陶嘱咐丁瑞,可丁瑞怕给刘静陶带来负担,仍坚持只吃最便宜的菜,哪怕是一粒米、一根菜叶都不会浪费。

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得知丁瑞的困境后,主动与丁瑞沟通交流、经常鼓励加油,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让丁瑞在班级里也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丁瑞说:“学校给了我巨大的温暖,好好学习是最好的回报。”高三的每一次模拟考试,丁瑞的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十名。

丁瑞是物理课代表。物理老师姚旭东发现,丁瑞在担任课代表期间,帮大家购买稿纸、作业本,有的同学忘记交钱,他总是积极垫付,却从来不吱声。“大家为我做了这么多,我为大家付出是应该的。”丁瑞说。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学校。”丁瑞母亲不识字,却托村里识字的村民给学校写了一份感谢信,用最质朴的语言向党和政府以及学校师生表达了最真诚的谢意。她还经常给村邻讲述并夸赞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学校师生对丁瑞的关心帮助。就这样,一个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意味深长的故事在村坊间口口相传。

为了感谢刘静陶副校长对自己的帮助,丁瑞在高考前省下了30多元,给刘副校长买了一个保温杯。6月4日,他把刻着自己名字的保温杯、一封感谢信、11次模考成绩悄悄放在了刘副校长的办公桌上。丁瑞说:“刘副校长资助了我一年,我想把一年的成绩汇报给他。”

“你是怎么省下这30多元的?”记者问丁瑞。

“只要晚饭把面条换成饼子,省上几顿饭就省出来了。”记者听后十分心疼。

得知这个保温杯是丁瑞从嘴里省出来的,刘静陶静静地盯着礼物看了很久。他把保温杯上印有丁瑞名字的那一面朝外,摆在办公室书柜最显眼的地方。刘静陶骄傲地说,这个30多元的保温杯,是他最宝贵的礼物。

6月5日,在高三毕业典礼结束后,刘静陶特意躲开众多想和他合影留念的老师、同学,带着丁瑞回到办公室,给他加油打气。丁瑞带着毕业照,想让刘副校长在背面签个名。刘静陶不光签了名字,还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将来遇到任何问题和困难,随时打给我。”

丁瑞前脚迈出办公室的门,刘静陶突然又担心平时省吃俭用的丁瑞营养跟不上,“丁瑞,回来!”刘静陶高喊一声,把丁瑞叫了回来,往他兜里塞了200元,叮嘱说:“高考这几天伙食要跟上,别省钱!吃得好才能考得好。”

在固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比比皆是,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守望相助。

“平时谁家有急事,大家会毫无怨言帮忙。”西吉县偏城乡下堡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沙英说。

村民马存虎长年外出打工,老婆有病干不了重活,导致院子门口杂草丛生,院子里面的木柴、农具乱堆乱放。村上了解他家情况后,8名村民敲开了马存虎的家门,帮忙清理庭院卫生,如今,他的院子干净、明亮、整齐。

固原市弘文中学连续29年组织师生徒步108里赴任山河烈士陵园开展祭英烈活动,凝聚起全国网友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点赞的正能量。

去年,固原市将地方财政85%以上用于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3.2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持续推进综合医改,市县乡村四级医疗网络趋于完善,县域内就诊率达92.1%,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基本医疗保障、安全住房全覆盖,安全饮水保障率达100%,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硬化路和客车,各族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 2024-06-10 本报记者 乔素华 见习记者 常 宽 ——固原市办好民生“微实事”助力民族大团结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3315.html 1 1%等于10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