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小医院”守护群众“大健康”

本报记者 张 涛 智 慧 见习记者 王雨婷

6月14日,参加义诊活动的医疗专家在为闽宁镇百姓免费诊疗。当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在永宁县闽宁镇开展“青年名医西部行 共筑京宁健康情”义诊活动。活动邀请北京多所医院知名专家,在闽宁镇为当地百姓开展义诊服务。新华社发

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卫生院医生询问患者病情。 本报记者 张涛 智慧 摄

俯瞰位于青铜峡境内的黄河宁夏段(6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2023年,青铜峡市投入1190多万元对辖区9家镇卫生院、77家村卫生室的内外环境及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目前,14家村卫生室达到村卫生室五星级标准。 新华社发

编者按

6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全区医疗卫生工作聚焦基层,扎实推进基层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机构配套设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更方便的公共医疗服务。近日,记者走进银川、吴忠、石嘴山等地的乡镇卫生院,切身感受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变化。

从“无”到“有” 急救站延伸至乡镇

“需要急救转运的病人很多,基本是24小时连轴转。”5月21日,记者见到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中心卫生院医生马吉宁时,他匆匆忙忙和记者说了几句话,就跟着急救车转运病人到二级医院治疗。

当天8时23分,良田镇中心卫生院接到120急救中心指令,植物园中心村有位伍姓村民拨打120急救电话称腹痛。没有多久,这位病人便被拉到了该院的急救室内,马吉宁安排护士给病人测血压,做心电图,采血查血常规,做泌尿系B超,诊断病人为肾结石引发的疼痛。“我给病人打了止痛针,并迅速联系上级医院,为病人进行碎石治疗。”马吉宁告诉记者。

去年12月,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在良田镇中心卫生院设立基层急救良田镇分站。急救站成立以来,已抢救了两位心脏骤停患者,并及时送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进一步救治。去年12月,兴源村村民于某到良田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在医院门口突然倒地。“当时病人心跳骤停、无意识,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了心肺复苏、药物复苏、电除颤抢救,40多分钟后,病人心跳恢复,但仍无意识。我们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联系,第一时间将病人转至该院进行进一步治疗。”今年2月,马吉宁还参与抢救了一位因为哮喘发作导致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的患者,经过抢救,病人心跳恢复,后被送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进一步救治。

“过去急诊需由银川市区派出120急救车,从市区到良田镇最快需要半个小时,急救良田镇分站设立后,居民拨打急救电话后,院里的急救车可马上出发,大幅缩短了路上花费的时间,为急诊患者争取到了黄金救治时间。截至目前,急救良田镇分站已经紧急抢救转运病人150多人。”良田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王兰州介绍,心梗、脑梗或因车祸受伤之类的急危重症,从发病或受伤到施救的时间差,直接关系到抢救效果。该乡镇急救站不仅辐射良田镇辖区9个村(居)4万余名群众,而且还惠及辖区南至闽宁镇,东至永宁县胜利乡,西到西夏区平吉堡农场、黄羊滩农村范围内的群众。“急救站可以将基层以前‘先送后治’的急诊过程转变为‘先治后送’,尤其为心梗、脑梗、心脏骤停患者赢得最佳抢救时间,提高病人生存率。”

记者从永宁县望远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获悉,该中心是宁夏第一批成立的胸痛单元,目前可以实现胸痛患者入院抢救,30分钟内转诊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胸痛中心救治。

“我们院的一名医生正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参加宁夏院前急诊急救培训,后面,我们将派更多的医护人员外出培训,为将来开设急救科储备人才。”5月20日,青铜峡市峡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马丽娜告诉记者,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急诊急救仍然是短板,但现在,心脏骤停、脑梗等多发,如果基层卫生医护人员有专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能为急危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去年以来,我区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救护车载急救设备63套,配齐除颤仪和简易肺功能仪。不断提高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自治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少”到“多” 增设临床特色科室

记者了解到,我区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组织县域内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基层,拓展了口腔科、妇产科、康复科、皮肤科等科室业务,重点提升了住院及基层手术服务能力,个别卫生院二级手术记录实现了“零的突破”。

永宁县望远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外科手术室已经开设多年,“我们医院每年可以做300到400台二级手术,一般以缝合等手术为主。”5月,该卫生中心做了2台二级手术。

“我们医院有2间手术室,均达到二级医院手术室的标准。”5月21日,记者到良田镇中心卫生院采访,其中一间手术室正在进行手术。该院负责人王兰州介绍,医院有一名手术室大夫,可以做静脉曲张、骨科取钢板、痔疮、囊肿等二级手术。今年以来,已经进行了15例二级手术,其中1月至3月进行了200多例一级手术。

走进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东南部的陶乐镇中心卫生院,记者看到,卫生院门诊大厅宽敞通透,走廊两旁并列着一排排整洁明亮的门诊室,从常见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诊室,到口腔科、中医科等特色诊室一应俱全,为前来就诊的居民提供着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陶乐镇中心卫生院辖区包括5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约1.5万人,如果算上辐射到的周边乡镇,服务人口数可达到5万人。然而,好几年前,这里人流稀少。陶乐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白娟回忆:“那时候卫生院开设的诊室少,能覆盖的疾病种类也少,辖区居民不愿意来,有条件的都往县医院跑。”2021年以来,陶乐镇中心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建设自治区紧急救援中心急救分站,建成区域医疗分中心、社区医院……陶乐镇中心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一步步提升。如今,陶乐镇中心卫生院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住院1000余人次。

5月20日上午,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渠桥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理疗室中,光线明亮,药香袭人。中医大夫张海兵正在为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李秀梅进行牵引治疗。近年来,黄渠桥镇中心卫生院持续延伸发展口腔和中医特色专科,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硬件建设,配置中医特色设备,将中医适宜技术与中医康复治疗结合,大力发展康复科特色服务。在整合优化职能科室的同时,配齐中医理疗室、检验室、放射室、彩超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不仅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更实现了居民“家门口”看病的愿望。

目前,黄渠桥镇中心卫生院备有中药饮片300余种,中医理疗室可开展针灸、推拿、烤电、艾灸等14种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能运用中西医技术治疗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

“我们积极拓展口腔科业务,现在口腔科有口腔综合治疗椅、牙科X光机等11种设备,可开展口腔诊疗项目16种,今年以来接受口腔患者110人次,实现从无到有,同时我们还重点建设了妇科、康复科、外科特色科室。”青铜峡市峡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马丽娜说。

从“小”到“大” 多渠道培优用才

“重回学校使我的业务能力有了提升,以前接诊时遇到的一些难题,现在都能迎刃而解了。”在黄渠桥镇中心卫生院,记者遇到正在宁夏医科大学攻读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的马汉江,作为该卫生院第一位在职研究生,马汉江表示,自己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马汉江是两年前由黄渠桥镇中心卫生院自掏腰包送出的一名青年人才,目前正在宁夏中医研究院规培基地进行轮转学习,明年毕业后便会回到卫生院开始全职工作。送青年人才返校进修,正是卫生院发展壮大人才队伍的一次尝试。

“近几年,我们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自身复合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目前已经初见成效。”黄渠桥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张伟说。

在“引进来”方面,黄渠桥镇中心卫生院通过连续几年的全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吸纳和补充临床、中医等专业的青年人才;在“送出去”方面,有计划地安排医务人员到区、市、县级医疗机构参加短期及中长期培训进修,同时依托区域医疗联合体作用,建立与上级医疗机构的人才对口支援和双向交流机制,带动医疗团队整体能力提升。

“人才培养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大难题,与其坐等政策,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挖掘身边的人才资源,自主培养优秀的青年骨干力量。”张伟说。

“今年5月,石嘴山市中医医院通知要举办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为期10天,我们已经为院内5名医护人员报了名。”平罗县头闸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生宁说,“乡镇卫生院工作饱和度高,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但我们仍然引导支持大家参加业务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去年,头闸镇中心卫生院派出1名彩超医师到平罗县人民医院参加为期3个月的短期进修,今年派出1名口腔医师到平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学习。同时,卫生院每年都会送出医护人员参加为期1年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目前已有2名医生结束培训,回到卫生院进行诊疗工作。

人才培养也获得了丰厚回报。截至2024年4月底,来头闸镇中心卫生院就诊的患者数量达到9430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8%,其中,接受中医诊疗的患者数量达到5962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7%。

石嘴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市以培训需求为导向,培训学员25人,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全科医生2人、乡村医生19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业务骨干4人。“我们将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加快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该负责人说。

自治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布局自治区“一南一北”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采取跟师培养、分层递进的方式,累计组织3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实践技能培训。依托国家、自治区和相关基金会举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项目,累计线上培训基层全科医生、业务骨干、乡村医生等9000余人次,线下培训5000余人次。依托宁夏医科大学定向免费培养医学大专学历乡村医生,全区大专以上学历乡村医生达到80.28%。

从“有”到“优” 村卫生室提档升级

走进青铜峡市青铜峡镇余桥村卫生室,窗明几净、功能布局合理、就诊环境舒适,设有诊室、治疗室、药房等功能服务区,卫生室内还配备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紫外线灯车、制氧机等,医疗设备、基本药物齐全。输液室的病床上躺满了患者,还有部分群众坐在输液椅上等候。新改造的中医阁古香古色,“这里可以刮痧、理疗、拔罐,每天来中医阁治疗的病人也很多。”余桥村卫生室医生马百龙向记者介绍。

“叔,你回去把这个活血化瘀的药继续吃上,吃完了再来开。”马百龙对村民杨建民说。记者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一台医保刷脸支付系统,杨建民凑到跟前“刷个脸”就完成了缴费,然后转到药房取药。“现在,我们使用的是宁夏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村卫生室、乡镇中心卫生院、市级医院信息共享。患者的就医信息在这个系统上都能看到。”马百龙告诉记者。

“去年,青铜峡市投入1190多万元对辖区9家镇卫生院、77家村卫生室的内外环境及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对65个村卫生室进行清洁供暖改造,为村卫生室配置制氧机、紫外线灯车、中医诊疗设备等446台,目前,14家村卫生室达到五星级标准,40家村卫生室达到四星级标准,三星级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青铜峡市卫生健康局负责人王自君介绍。

“以前,村卫生室冬天都是用煤炉取暖,每天烧炉子,手上、鼻孔里都是黑煤灰,屋里也不暖和,病人待不住。”良田镇园林村卫生室村医郭军告诉记者,情况从去年开始有了变化,银川市金凤区对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将村卫生室的窗户更换成双层玻璃,地面重新铺了瓷砖,墙面重新粉刷。让郭军开心的是,卫生室里还安装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装了13组暖气。“2023年冬天,卫生室一点都不冷,能坐住人了,病人也多了。”郭军说。

记者从自治区卫健委了解到,去年以来,我区组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倍增,全区有78.0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及以上。为村卫生室配备了涵盖66种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不断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持续实行村卫生室星级管理,力争2024年达到五星级村卫生室标准的比例提升到20%。

“近年来,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基层防病治病能力持续提升,虽然暂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自治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将持续深化基层卫生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基层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依托自治区基层卫生人才培育基地,推动人才培训与考核模式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进一步完善全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政策措施,着力在县域医共体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

--> 2024-06-27 本报记者 张 涛 智 慧 见习记者 王雨婷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5063.html 1 “小医院”守护群众“大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