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圆桌法庭彰显司法温情

本报记者 张 涛

近日,中卫市法院系统发出了该市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

“‘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既是一份警示,也是一份责任。提示卡的发出,对于督导离婚案件当事人提升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6月3日,中卫市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沙坡头区人民法院宣和法庭在调解一起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向当事人发出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

案件中,马某一因马某二长期居住娘家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并要求确定子女抚养事宜。调解过程中双方同意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达成一致意见。法院向双方送达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督促双方履行好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义务,离婚后继续关心、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力降低因离婚纠纷对他们产生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宁夏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构建司法审判、社会联动、教育预防“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体系,妥善审理涉及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纠纷、人格权纠纷、侵权纠纷、继承纠纷类案件,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保护。

王某母亲李某去世后,父亲王某某常年在外,将王某留给外祖父李某某抚养长达10年,期间王某某未曾回来探望及支付抚养费。后外祖父李某某因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无力抚养外孙王某,就以王某名义起诉要王某某支付抚养费。案件受理后,西吉县法院多方联系找到在内蒙古打工的王某某,王某某因身体残疾,且负债累累,常年不敢回家躲避债权人,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有困难,更无力支付王某的抚养费。但是儿子王某学习成绩较好,马上要上高中,在王某某实在无力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家事审判团队多次联系王某所在地的乡镇、村委、派出所,经多方努力和协商,王某得到了特困救助。

“家事审判团队自2016年成立以来,累计受理涉及未成年案件1000余件,案件类型有抚养、收养、监护、继承、探望、亲子关系及部分未成年人侵权纠纷。”西吉县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法院筛选审判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建了5个审判团队,同时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妇联、团委工作人员中选聘家事调查员20名,心理疏导员3名,调解员44名,成立了“家事纠纷多元调解委员会”,多层次、全方位搭建家事化解平台。

“近年来,全区法院全力维护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坚持全面保护原则,妥善审理涉及未成年人婚姻家庭纠纷、人格权纠纷、侵权纠纷、继承纠纷类案件,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保护。”宁夏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法院全面落实独具特色的审判制度,将传统法台式法庭改为圆桌式法庭,消除和减少了未成年被告人庭审中的心理恐慌、紧张感和消极情绪,并积极落实法定代理人到场和法律援助制度,召开政法机关联席会议,就社会调查工作的配合衔接、规范社会调查评估报告问题共同协商。

--> 2024-06-27 本报记者 张 涛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5070.html 1 圆桌法庭彰显司法温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