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能否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宁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维尔铸造公司研制出中国标准动车组铝合金枕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宁夏大学参与首次发现的作物主效耐碱基因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持续跃升,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9位、西部第4位、西北第2位,迈入全国二类创新地区……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这是宁夏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宁夏考察,给我们出题目、指思路、教方法。
努力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之路,从根本上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是总书记对宁夏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是宁夏必须扛起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宁夏干部群众面对新时代转型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先天不足”后天补!我区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特别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的“第一支撑”,因地制宜布局实施创新力量厚植、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协同联动、创新生态涵养“四大工程”,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努力将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
一个地区的发展,和人一样,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
近年来,我区始终将科技创新“置顶”于经济工作,全面部署、系统发力: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聚焦重点产业关键科技需求,开展重大重点科技攻关行动,汇聚区内外优势科技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自2018年以来,组织实施700多项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科技需求,自2018年以来,组织实施204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18项县域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项目、224项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为培育新兴产业、改善民生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效助力。
强化多元投入——构建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落实企业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规上工业企业新增研发经费奖补、科技型企业首次认定奖补、“宁科贷”等政策,有效激发创新积极性。
在创新“魔术棒”的催化下,一批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一批先进技术从宁夏走向世界:国能宁煤气相法生产聚丙烯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神州轮胎达到C919国产大飞机装机技术标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开发的清醒麻醉状态下精准脑肿瘤切除术达到先进水平、节水灌溉技术走进卡塔尔世界杯绿茵场……创新,让宁夏在“看见”世界的同时也被世界“看见”。
当科技创新渗透于生产力诸要素,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就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下转第四版) (紧接第一版)我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构建“六新六特六优+N”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以前瞻眼光、务实举措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得益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西部数谷”叫响国内外,大数据产业成为塑造核心竞争力的种子选手,吴忠仪表高端阀门、共享集团3D打印等单项冠军一路领先,小牛自动化、神州轮胎、维尔铸造、巨能、同泰怡、梦驼铃等后发力量你追我赶,形成头部企业支撑引领、中小企业众星拱月的科技创新集聚圈……
只有深耕自主创“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在只争朝夕、蹄疾步稳的创新探索中,宁夏人品尝到了理念新、模式新、体制机制新带来的芬芳果实,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有底气。
(二)
创新力量弱、创新资源短缺、创新活力不强是宁夏面临的“创新之窘”。如何从“创新之窘”走向“创新无窘”?总书记针对我区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
人才、技术、平台……这些资源要素,缺的怎么办?借力发展、借梯登高!
近年来,我区全力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面向全国着力构建“1+N”开放合作机制和合作体系,与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等11个省市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14个高校院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架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绿色通道”,累计实施1700多个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实现了科技合作“无问西东”。
良种是养殖业的“芯片”,但产奶量低、奶牛健康状况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的发展。国内家畜生物学“大拿”靳亚平教授与该公司联合开展奶牛良种快速繁育技术研发实践,2023年1月2日,国内首例体细胞克隆超级奶牛在灵武剖宫产降生,开启了我国培育建立良种奶牛核心群的新纪元。
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难都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头疼事,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郑宇与固原小丘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成功“牵手”,如愿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让“延长食醋保质期”的好技术找到了好出路。
人才请不来、留不住,创新发展中遇到“人才瓶颈”怎么破?
我区将引才理念由“引人为主”转向“引人、引智、引技并重”,遴选培养杰出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全职或柔性引进一批区外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人才,着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集聚800家区外创新主体、超过9200名科技创新人才到塞上施展才华,构筑人才汇聚的强磁场。
我区还建设首个以省区命名的高等研究院,把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翻译”成高等研究院的学术语言,以学术成果支撑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单打冠军”、壮大一批“团体冠军”。启动建设由本土院士——马玉山、何季麟领衔的六盘山、贺兰山实验室,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东“才”西用、东“技”西送、东“智”西引……这些年,我区成功探索出横向联动、纵向衔接的全方位合作模式,让东部优质的创新资源与西部贫瘠的土壤结合起来,催生出神奇的化学反应,推动更多领域、更多产业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三)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只有厚植创新沃土,营造良好的开放创新生态,才能激发大家的创“心”,让创新成为空气般存在。
近年来,我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构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以创新之手拨动探索之弦,加速集聚创新要素的方方面面,为创新发展培厚沃土。
自治区科技厅围绕农业重点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宁夏农科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曹有龙研究员应声“揭榜”、走马“挂帅”,瞄准枸杞产业发展和智能设计育种的重大战略需求,联合6家国内外优势单位展开联合攻关。目前,已获取序列资源、构建基因组图谱、完成精准鉴定、优化转化体系、创制新种质材料,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1月入职,4月就被委以重任,承担100万元经费的科研课题,11月获聘副研究员,次年6月又被破格选为二级学科带头人……在宁夏农林科学院,不满40岁的毛磊拥有“开挂”般的人生。得益于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宁夏农林科学院的科研工作多点开花,多位骨干领衔战略研究组,围绕自治区农业特色产业、科技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形成了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
创新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
我区改革科技项目立项方式,以需求为导向,形成征集一批、发布一批、对接一批、立项一批的科研攻关、成果引进转化新机制;
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推动科技项目立项由“评项目”向“评项目+评主体”转变;
推动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对基础研究、人才类、软科学研究项目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下放技术路线选择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减少直接干预;
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随着科技工作的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区创新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美丽新宁夏图景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征程步履坚实。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创新驱动“宁夏号”航船正在新时代航程中乘风破浪,向着更高目标奋勇前进。